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

本文由用户“haoliyouaaa”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19:30:23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

作业题目: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自己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若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最后,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培训成果包提交至平台。

温馨提示:根据教育部对本项目的要求,切实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课堂实录能够较真实的反映“教学实践”。因此,提倡大家提交视频格式的课堂实录或课堂片段,坊主在推评优秀课例时会优先考虑视频格式的课例。

作业要求:

1.培训成果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课堂实录(视频或教学纪实文本)。

2.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若没有拍摄设备也可以提交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以附件形式统一提交培训成果包。(注:由于资源包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附: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质量守恒定律



姓名:

单某某

工作单位:

利川柏杨初级中学



学科年级:

九年级化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课程标准要求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本质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微观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充分运用已有知识,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比较反思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领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让学生体念科学方法的技巧,魅力形成科学的唯物观。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通过系列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质量守恒定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文字表达式后,对物质的化学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文字表达式不能表示物质的组成,无法知道物质量的关系,使用极不方便,不利于化学的学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解决文字表达式的不便之处。



四、教学目标(包括重点、难点)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重点:认识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微观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学流程与策略的简要说明



创设情境,通过一二组实验活动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通过三四组实验让学生明白质量守恒定律中质量不等的情况,解释质量不等的原因。总结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通过学生讨论,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通过练习让学生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此处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 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和气体有多重. 你猜得到么?

(二)提出问题:化学反应的特征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火柴燃烧只有灰烬,酒精燃烧最后什么也没有了。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实验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实验分析

(三)实验探究

1、提出假设

?分组讨论,交流得出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

方案一

白磷燃烧的反应

?视频: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学生讨论]和?

③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制定方案

细沙起了什么作用?

橡皮塞上的玻璃管起了什么作用?

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不系气球?

过渡:是不是其它的化学反应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方案二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硫酸钠和氢氧化铜的质量”

学生归纳小结

屏幕显示: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强调3点注意事项(见课件)

过渡:是否存在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

[演示]实验5-1 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未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讨论] 为什么反应前后的质量不相等呢?这样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吗?

[演示]?实验5-2 镁条的燃烧

学生猜想镁条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并给出理由。

[问题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演示]有关“水通电分解中水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新的分子聚合成新的物质

?学生出现思维困惑,产生新的学习期待

观看动画演示,思考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和宏观原因?

原子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 微观)质量守恒(宏观) ?

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小结]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和宏观原因

3、几点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一二教师演示三四实验

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学会合作探究的方法

学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练习]

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湿衣服晒干,质量变小

C、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知,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

A、一定等于铝箔的质量 B、—定小于铝箔的质量

C、—定大于铝箔的质量 D、无法确定质量大小

3、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

A、镁条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

C、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八XXXXX、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5.1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 微观)质量守恒(宏观) ?

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九、实践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

1.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方式长期教学的原则,精讲多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开展分组学习,合作探究的好方法,这是从教31年来取得的法宝。在这节课中充分体现。

2.学生动手完成了实验,看到了气球膨胀起来,学生对这个现象分析解释合理,让老师高兴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把分组实验进行细化,多分两个组进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实验。

4.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我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满意,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知道了含义,就是说不来,不会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今后教学必须加强。

5.当时听课的老师对我这节课评价还是好的,指出了成功的地方,能把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同时也把问题分析解决到位。不足之处就是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少了。

通过本次课,对我的启发很大。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教学,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