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某某 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NU6M5D”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19:10:47 举报文档

以下为《*** 张某某 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0的认识和加减法



姓名:

张某某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一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0的认识和加减法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时,包括教科书第30页的例题和做一做,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及掌握了5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本科的学习内容如下:

1.认识0的两个意义:0表示什么都没有;0表示起点

2.0的书写

3.0的计算:同数相减、一个数加、减0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0的意义,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及掌握了5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教学的,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活泼好动,对新知识有极大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设计重点以新课标为依托,突出了主体性原则,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0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好,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希望你们在听的同时要积极思考问题哦?好不好?

小猴子在山上玩耍了一会儿,回到家里,看见桌子上猴妈妈给它准备的一盘桃子,可高兴了。

师:盘子里有几个桃子?

师:2个桃子用什么来表示?

师:小猴子赶紧去洗洗手,回到桌子前,拿起1个桃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一会儿,1个桃子吃下去了。

师:盘子里还剩下1个桃子,1个桃子用什么来表示?

猴子吃下1个桃子后,接着又拿起剩下的1个桃子吃起来。

师:盘子里1个桃子也没有了,就用0来表示。

“0”是一个数,表示没有。

板书“0”的认识

师:“0”这个数读作零。

学生读2遍

师:小猴子吃完桃,高高兴兴到山上玩去了。

师:你们喜欢小猴子吗?愿意和它做朋友吗?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学生积极回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学生:2个桃子。

学生:2

学生:1

学生跟着老师齐某某0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征,从有趣的小猴子吃桃子的故事出发而引出数字0,并且让学生知道了“0”表示没有的含义,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生活中什么时候可用“0”表示,力争做到寓教于乐,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从生活中寻找“0”,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0的感知体验,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0”的第二个含义:表示起点。

(出示直尺图)

组织自学直尺图,认识0的另一种含义——起点。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用一句话表示)



同伴眼里的我:(用红花表示)







七、教学课件



另外上传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我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选择的课件能够让学生理解,内容的处理上过渡自然,鼓励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不足之处是在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候,没有组织好学生,导致有些小组的讨论效果不好;在总结0的加减法计算规律的时候,不应该用过于多的文字描述,而是让学生会计算即可。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 张某某 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