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hbfym”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22:04:07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加减混合计算



姓名:

向金某某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一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第67页。加减混合是在学生学习了连某某连某某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它所涉及的旧知识有加、减法的意义,10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两道例题,例题都是以形象的直观图形出现的,因为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首次出现,为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仍用线标明并注明了第一步的得数,意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加减混合计算。

3、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以及10以内数的计算能力,初步学会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通过前面对于数学和连某某连某某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看图用较简练的数学语言说图意,并能够提出数学问题。而且在计算方法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继续训练学生看图说图意和提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课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以及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对数学语言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点名口算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连某某连某某,大家掌握得怎么样呢?甘老师决定出几道题考考同学们。你们怕吗?

生:不怕

师:那你准备好迎接挑战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上出示4+3+3= 9-5-2= 3+4+0= 10-3-7= 5+1+3= 7-0-6=

(学生说出每道题的计算过程,计算法则-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师:非常棒,同学们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今天甘老师决定带领大家去美丽的天鹅湖,看美丽的天鹅。你们想看吗?

生:想。

二、新知探究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哇,天鹅湖真美啊。在天鹅湖你看到了什么?

生:原来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三只。

师:正确,那谁来提一个问题呢?

生: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师:怎样列式?

生:4+3=7,单位只。(教师板书:4+3=7(只))

师:非常棒,我再看看天鹅湖里还会发生什么?课件出示/

师:天鹅湖里发生了什么?

生:有两只天鹅飞走了。

师:那谁能提一个问题呢?

生:现在天鹅湖里有多少只天鹅?

师:怎样列式?

生:7-2=5,单位只。(教师板书:7-2=5(只))

师:这是第一幅图发生的事情(课件出示/)用箭头表示接下来还会发生的事情(课件出示 /)这是第二幅图发生的事情(课件出示/)如果我们把两幅图连起来,怎样说图意呢?谁想试一试?

生:天鹅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先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天鹅湖里还有多少只天鹅?

师:谁还想说一说?(再请一位同学说图意)他说的很棒,都可以当小老师了,全班跟着X老师说一遍图意。(全班说图意)根据天鹅湖里发生事情的过程我们可以怎样列算式?

生:4+3-2=5,单位只。

师:仔细观察认真想,在这个算式和我们之前学习了连某某连某某有什么不同?

生:有加又有减。

师:这个算式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是加和减混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式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减混合(教师板书:加减混合,学生书空)全班读一遍课题。

师:这样4+3-2的算式读做:4加3减2。(学生齐读算式一遍。)

师:你能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2

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的顺序:从左往右计算,先算前面两个数,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与连某某、连某某相同。



八、教学反思





1、本课通过对连某某、连某某的计算方法的复习及加减混合计算的引入,可以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点的切入口,从而有效的突出新知识点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2、在教学中,老师演示与合作讨论相结合,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题地位。

3、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爱玩好动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丑小鸭变成的白天鹅来牵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掌握所学知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