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liu29058002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04:06:26 举报文档

以下为《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加减混合运算



姓名

谢某某

工作单位

*_**学校



年级学科

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加减混合”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28 页的内容,是在学习了 100 以内的加减法和三个数的连某某连减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由于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与连某某、连减相同,所以可以要求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类推来掌握。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学习笔算书写格式,掌握简便写法。

2.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灵活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4.经历学习过程,渗透变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掌握 100 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竖式的简便写法。

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选择计算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 2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因此他们对于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已有所了解。而且,通过上节课对连某某连减的学习,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已有了很好的学习基础。本堂课要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旧知带新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推理,主动学习新知。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实际,虽然是计算的学习也不能局限于规律的探索而忽略学习的趣味性。因此,教学时采用了活泼多变的形式,如合作交流、闯关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上课伊始,由老师的小调查“大家是怎样来上学的?”,引出公交车上下车的生活情境,进而提问“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能把发现的数学信息完整的说一说吗?”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教师的追问“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展开对简单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的探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第一层次:自主探究、组内交流

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做一做,做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围绕 1 、我为什么这样来列式? 2 、我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结果的?这两个问题,进行组内交流。通过这样的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使组内交流问题更明确、指向性更强,使交流更有实效。

第二层次:展示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巡视后,选取不同做法的小组进行板演并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其他同学根据小组展示情况,进行补充、质疑,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这 2 个问题的设计直指本课重点,讲算理和算法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自己讲算理、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算法的详细讲解,进一步巩固 100 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通过对不同竖式写法的展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竖式的简便写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灵活思维的能力。同时,多样化方法的展示,发展了学生思维,启迪了智慧。整个过程中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能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赏。

?

?

?

是否欣赏自我



能在不懂时向别人请教。

?

?

?

是否敢于请教



已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

?

?

?

能否独立思考



能展开丰富的想像理解教学内容。

?

?

?

是否富于想像



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

?

?

是否兴趣浓厚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加减混合运算

??????67-25+28= 70(人)?? ?72-(47+16)=9

?

?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