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及说课稿

本文由用户“wing45678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01:25:16 举报文档

以下为《守株待兔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及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及说课稿

《守株待兔》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单位

***

任教班级

大班



组织教师

童某某

活动名称

守株待兔



设计意图:培养幼儿爱讲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



活动目标: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教育幼儿不通过自己劳动是没有收获的希望。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不现实的。



教学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劳而获”真正含义



活动准备:1.自制卡片老农、农具、树桩、兔子。2.幼儿用书,教学图片。



活动过程



时长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五分钟

导入课题《守株待兔》让幼儿初步了解语言故事内容。

老师出示绘本,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来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幼儿欣赏《守株待兔》语言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十分钟

交流发言活动,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幼儿和幼儿之间,幼儿和老师进行交流发言。

老师就老农在田间干活,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撞死在树桩上,老农捡起兔子回家让妻子做了香喷喷的兔子肉。从此以后他不干活,等待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这一话题和幼儿进行轻松愉快的交流。

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表现的轻松愉快。





五分钟

结束环节,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理解故事的含义

老师提出问题,老农在拾到撞死的兔子前后思想有什么变化?总结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不现实的。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守株待兔的真正含义,老农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不现实的。





五分钟

 延伸环节,发挥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自己的想象力说说故事还有哪些结局。

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发表自己的见解。





大班语言故事课《守株待兔》教学活动设计说课稿 *** :童某某

教材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守株待兔》,这是一篇内容简单、语言易懂而含义非常深刻的故事。故事通过一个老农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因受了惊吓,撞到地头的一截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老农放下农具,捡起死兔子,高兴的回到家,让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子肉,两口子美美地吃了一顿。 从此以后老农就丢下了庄稼活成天守着地头的树桩等待撞死的野兔子。故事生动具体地向幼儿介绍了不通过自己劳动是没有收获的希望“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不现实的这一深刻的道理。

说学习目标:

1.老师要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来表达书中的内容,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2.通过老师的引导,激发幼儿爱讲故事的兴趣爱好。

3.老师帮助幼儿了解这个老农《守株待兔》的经过,让孩子明白不通过自己劳动是没有收获的希望。

说活动准备:

在上课之前老师准备自制卡片,老农、农具、树桩、兔子以及幼儿用书,教学图片。

说活动过程:

一、 老师出示绘本,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老师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来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5分钟)

二、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幼儿欣赏《守株待兔》语言故事内容,理解故事内容并进行交流发言。(10分钟)

1.首先让幼儿轻轻翻开绘本,细心观察,提问:小朋友们图上画是什么呀?(回答:老农、锄头、禾苗、树桩、兔子)。老农和兔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2.老师用温和的语气和幼儿进行交流,培养幼儿的积极性和爱回答问题的兴趣爱好。

提问:(1)小朋友们老农是怎样捡到一只野兔呢?(回答:因为受到惊吓跑得快,不小心撞死在树桩上了)。老农看到以后心里想了什么?(回答:心里很高兴,拿回家美美的吃一顿)。

(2)提问:小朋友们野兔撞死在树桩上,这样的好事是不是天天都有?(回答:不会)。小朋友们来告诉老师老农当时是怎么想的呢?(回答:如果每天都能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该有多好啊!以后就不用辛勤的劳动了)。

(3)提问:小朋友们后来这个老农是怎样做的呢?(回答:他整天什么活也不干,守在树桩旁边等待撞死的野兔。)

(4)提问:小朋友们后来这个老农的庄稼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回答:田地里长满了草,庄稼都枯死了。)

三、说故事的含义。(5分钟)

1.提问:在没有捡到兔子以前,老农每天都在做什么呢?(回答:在田地里种庄稼、锄草)。

2.提问:“从此以后,老农什么活也不干了,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撞死的野兔”。“每天”指的是是什么时间呢?(回答:从早上到天黑、答案不同)。

3.提问:小朋友们为什么大家都笑话这个老农呢?(回答:他成天等待撞死的野兔,不去干农活,庄稼都枯死了,所以大家都笑话他。)

4.提问: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谁能说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不通过自己劳动是没有收获的希望“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不现实的)

四、说思维拓展和想象力(5分钟)

1. 提问:小朋友们如果你是老农,你应该怎样去做呢?(让幼儿自己回答)

2. 提问:那个老农如果能够听取别人的建议,这个故事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幼儿自己回答)

3.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自己的想象力说出故事更多的结局。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守株待兔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及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