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本文由用户“xz46516432”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4 17:58:34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新手—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名称: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姓名:

庞某某

工作单位:

*_**学



学科年级:

初三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教材不是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如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等实验,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反应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然后教材又给出了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镁带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二个实验,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

2.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3.学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亲自实验,认识化学反应中质量定恒。

2.通过微观动画及分析化学反应实质,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

3.通过实验测定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分析原因从而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及乐趣。

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理解和应用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前几个单元学习一些化学反应,知道有新物质生成,但是没有涉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而质量守恒定律属于化学基本原理,教师可以把教材中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让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学生将会得到更多的锻炼,得到的启发也会更大一些。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释反思—交流应用”的程序来探究。在教学中以实验探究为主,多次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每位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融入到课堂中,学习化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体验化学的再发现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图片: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请你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以上的化学反应。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不但看到了现象,而且看到了现象背后的本质,知道了什么物质参加反应,又生成了什么物质。但是,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角度,是否会有同学从量的角度对这些反应提出问题?

生活中观察到蜡烛燃烧越来越短,铁生锈后质量变重了。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化学家们从很早便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波义耳金属加热后,拿出生成物测量,质量增加;拉瓦锡加热氧化汞实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

提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现在,你能猜想一下吗?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可能存在发几种关系呢?

那么,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呢?

【设问】 如果你们按课本上的实验设计方案再进行实验,情况又会怎样呢?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想来设计方案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师】实验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后,进行组间交流。

【提问】每组获得的结论相同吗?

哪种结论是正确的?

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例如:提示气球没有胀起,是什么原因?天平还平衡吗?等等。你认为值得注意的问题还有哪些?

讲述:请同学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的实验情况。

(有没有不同的现象?需要补充的吗?)

(把你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地说给大家听)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述】史实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科学家也是沿着我们刚才所走过的研究路线发现并一次次的验证了这条定律。

【提问】我们做了很多的实验都看到天平是平衡的,那么天平不平衡又如何解释呢?

【板书】 二、质量守恒原因

【过渡】任何事物都有外因和内因,而内因起主导作用。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反应前后质量会守恒呢?

引导学生从化学变化的本质来解释

播放动画

氧化汞 → 汞 + 氧气



【提问】1 质量守恒是普遍规律,但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损失”的质量到哪去了呢?这与质量守恒定律矛盾吗?

2.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教师】按学生提出的方案作了演示实验。

【教师】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认识有什么提高?能力有什么长进?

【学生回答】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作出假设】

1、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

通过表决,大多数同意第一种观点。

方案一白磷燃烧

方案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学生交流】各自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进行组内交流。

各组学生代表描述实验现象,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

(组内组间交流、倾听、反驳、争论,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很高)。

【学生阅读归纳】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学生交流】讨论后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案。

【结论】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

如果设计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杜绝反应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天平指针就不会偏转了。无论是密闭还是敞口系统,质量守恒的规律都客观存在。

【学生交流】把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享。

从学生熟悉的反应进而提出问题,激发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观点与实验事实矛盾,形成悬念为下面的科学探究做好准备。

设计多种类型的反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

创造一个开放的、自主的探究空间。

把抽象的微观粒子具体化,突破难点。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本节课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判断,不断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每位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融入到课堂中,学习化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体验化学的再发现过程。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质量守恒定律来展开,层层推进,展现出一个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一个尊重客观事实,培养学生科研严谨态度的课堂。

首先,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来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测定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对于错误的理念,用于挑战,通过实践来解开波义耳金属质量增加的秘密,让学生领悟科学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的物料等相关问题。



七、形成性练习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没有改变,_____也没有增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

(1)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气。

(2)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然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 ]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比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④3.24g硫和3.2g氧化合,生成了3.2g二氧化硫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仅④

4.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5.下列各组数据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16g硫和16g氧气反应,生成32g二氧化硫 B.2g氢气和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 C.20g硫酸和20g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生成40g硫酸钠溶液

D.100g碳酸钙加热分解后得到50g氧化钙和50g二氧化碳

6.将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没有气体放出时,在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前相比( )  A.没有改变 B.增加了C.减少了  D.无法确定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