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设计
吴某某
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的设计依据生物《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
教材分析:《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普通高中生物教材生物(1)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是在阐明酶的作用和本质之后的进一步深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肝脏内的过氧化氢酶比无机催化剂Fe3+的催化效率高的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特点。这种编排有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教材处理:鉴于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重难点: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举例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设计: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接受或否定假说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突破传统的以“课本为本”的概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简某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
2、进行有关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回顾酶的作用和本质、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
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认真思考,学生回答。
联想到上节课的实验
举例,打比喻。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阅读、启发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分组探究、提示或补充、分析,与其他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论,条件允许的化进一步进行定量实验。
调动学生积极性,复习上节课重点知识。
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新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学生深刻理解问题。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酶的作用和本质,知道了细胞代谢离不开酶。那么谁能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细胞中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参与下完成的,那么酶在细胞代谢中起什么作用呢?(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容易进行)
教学过程:
(这是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酶,研究一下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我们看一下上节课我们做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看多媒体实验过程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酶在催化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除了有高效性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特性了呢?(还有专一性)看多媒体实验〈比较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分解〉得出酶具有——专一性
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许多无机催化剂能够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的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纳闷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那些条件呢?下面我们探究以下〈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细胞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条件的改变会不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呢?初中做消化酶实验时,需要控制温度等实验条件。加酶洗衣粉的包某某,往往注明这种洗衣粉的适用温度范围。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消化酶都是在消化道中其作用的。不同部位的消化液的PH不一样。唾液的PH为6.2~7.4,胃液的PH为0.9~1.5,小肠液的PH为7.6。唾液淀粉酶回随唾液流入胃,胃蛋白酶会随食糜流入小肠。综上所述,大家思考有哪些条件能够影响酶的活性?
提出问题:小组讨论。1、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2、PH影响酶的活性。
作出假设:小组讨论。1、温度过高、过低影响酶的活性。
2、PH过高、过低 影响酶的活性。
设计实验: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小组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自变量是什么?
(2)你将设定哪几个温度?
(3)用什么方法控制温度?
(4)因变量是什么?
(5)怎样检测因变量?
(6)根据自己作出的假设,你预期会看到怎样的结果?
实验过程:
步骤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1
各加入2ml淀粉溶液
2
60℃保温5min。加入淀粉酶2滴,振荡
0℃保温5min。加入淀粉酶2滴,振荡
100℃保温5min。加入淀粉酶2滴,振荡
3
各滴入1滴碘液,摇匀
4
无变化
蓝色
蓝色
结论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总结。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小组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自变量是什么?
2.你将设定哪几个PH?
3.因变量是什么?
4.怎样检测因变量?
5.根据自己作出的假设,你预期会看到怎样的结果?
实验过程:
步骤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1
各加入1ml2%淀粉酶溶液
2
加入蒸馏水
加入NaOH调至PH12左右
加入HCl调至PH2左右
3
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浸入60℃温水中保温3min
4
各加入2ml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
5
沸水浴保温1min
6
出现砖红色沉淀
无变化
无变化
结论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PH
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评价,最后由教师总结。
最后进行引深:将低温、高温、PH过酸、PH过碱都调到最适,然后观察实验结果最终得出结论。
小结: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温度过高过低、PH过酸过碱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1、温度过高过低会影响酶的活性
2、PH过高过低会影响酶的活性
教学反思
若干XXXXXXXXXX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