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本文由用户“roemer1987101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05:02:19 举报文档

以下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

(五)教学过程

(四)教法学法

(六)评价分析

(三)目标分析

(二)学情分析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2节,而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核心内容。

教材的地位

教材的作用

XXXXX从教材前后联系来看,本节承上启下,既能巩固学生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认识,又为下一节研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奠定重要基础。

XXXXX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节中应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和用图像法处理数据,这两种方法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都十分重要。

(一)教材分析

(五)教学过程

(四)教法学法

(六)评价分析

(三)目标分析

(二)学情分析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学情分析

XXXXX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意识到运动和力及质量存在着某种重要关系;

XXXXX学过《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等实验,有一定的实验能力,会根据纸带求加速度,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XXXXX学生接触的实验还不多,还不能完整、自主地设计实验;

XXXXX对实验中小车所受合外力近似等于钩码重力的条件理解不到位。

学情分析

突破方案

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去思考、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和同学互助精神。

(一)教材分析

(五)教学过程

(四)教法学法

(六)评价分析

(三)目标分析

(二)学情分析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原理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其养成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态度。

重点和难点

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

(一)教材分析

(五)教学过程

(四)教法学法

(六)评价分析

(三)目标分析

(二)学情分析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法学法

教法:

采用问题引导法 、实验探究法 、配合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教学。

学法:

学生分组讨论,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一)教材分析

(五)教学过程

(四)教法学法

(六)评价分析

(三)目标分析

(二)学情分析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出猜想、进行预测

设计方案、分组探究

师生交流,完善方案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小结评估,布置作业

教学流程设计

体会探究过程;

培养科学素养。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问1:加速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力、质量

2提出猜想,进行预测

问2:加速度与力,质量存在怎样的关系?

加速度与力成正比

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控制变量法

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间的关系;

保持拉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3设计方案、分组探究

问3:用什么样的物理方法来研究a与F、M的定量关系?

问4:如何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质量和受到的力?

计时器与纸带、天平、

用细线跨过滑轮连接钩码来提供力

问5:用钩码重力表示物体所受合力的条件是什么?

无摩擦力; ;细线与木板平行

问6:如何实现无摩擦力?

气垫导轨或将摩擦力用重力的分量平衡掉

问7:怎样平衡摩擦力?

不挂钩码、连纸带、抬高、点迹均匀

钩码的总重力mg当作小车受到的拉力F

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用天平测出小车质量M

问8:构想一下实验装置图是什么样的?

4师生交流,完善实验

(1) 小组讨论,学生表达,教师点评.

(2)进一步完善小车所受拉力的处理及摩擦力的平衡问题.

5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问9:如何更直观地处理数据?

图像法

6分析数据

(1)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2)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问10:不易辨别是否反比,怎么办?

化曲为直

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7小结评估,布置作业

问11:你是否还有其他的探究方案?

气垫导轨装置

1、写一份关于本节课探究实验的小报告.

2、开放实验室,让有兴趣同学运用其他方案进一步探索.

对比实验法

(一)教材分析

(五)教学过程

(四)教法学法

(六)评价分析

(三)目标分析

(二)学情分析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成功之处:

评价分析

存在不足:

合理设置了11个问题,由浅入深、前后连贯地引导学生思考、设计、改进实验方案。利用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也带给学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多,高效率、全方位地组织教学方面仍需改进和加强。

县级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像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力传感器等先进器材有待引进和应用。

谢谢![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