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sw5j7q”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13:39:07 举报文档

以下为《《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本节知识点主要是ATP结构简式、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的形成途径和ATP的功能,知识点较少,而且相对简单,所以注意给于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探究学习。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和本节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巧妙设计好探究学习问题串,把讲堂变成学堂,帮助引导学生实施探究学习。对本节的重点之一ATP的功能可以采用分组分别设计探究实验或者验证实验方案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方案的讨论分析及其最后的展示交流,达到实现课标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写出ATP的分子结构简式,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②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运用有关材料设计操作程序探究或验证ATP的生理作用。

③解释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的形成途径。

2.过程与方法

分析比较生物体生命活动中ATP生成和消耗特点,总结其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教学策略

1.联系前面学习的核苷酸的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总结ATP的结构,写出其结构简式并分析其各个部分的含义。

2.分析ATP的特性,理解其作为直接供能物质的功能,进一步分析其相互转化关系和形成途径。

3.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探究或验证ATP的作用。

【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案】

教学难点

1.能源物质糖类、脂肪与ATP能源的差别。

2.理解ATP为生命活动直接来源。

3.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和条件。

突破方案

1.总结梳理归纳和能量有关的物质,辨析各种能源物质。

2.利用化学知识,分析ATP和ADP之间转化不可逆的原因。

3.分组设计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的方案,在分组展示,相互讨论。

【教学方法】

分组学习,问题讨论,激发思维,实施探究,分析归纳,总结梳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引入新课

(1)课件显示:运动员竞赛,学生听课,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细胞分裂以及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指出这些过程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以“车胤借萤火虫夜读”的小故事创设情境。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2、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

3、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

让学生发表问题探讨结果,教师提示后小结: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主要是相互传递求偶信号,以便交尾,繁衍后代;萤火虫腹部后端细胞内的荧光素,是其特有的发光物质;萤火虫腹部细胞内一些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只有在转变成光能时,萤火虫才能发光.

(2)问题:细胞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中都储存着大量稳定的化学能,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能直接利用它们吗

进入探究实验——葡萄糖和ATP是否能直接提供能量。

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演示“荧光实验”,引导学生科学思维,得出结论: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教师根据实验现象提问,学生讨论:从A、B试管的实验现象中你得出的结论是?

组织学生讨论ATP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原因。

通过回忆生活中常见事例,引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把思维指向ATP,从而进入ATP的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通过“实验”锻炼观察现象,科学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认识“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的结论。

进一步理解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教师出示ATP药剂图,简介ATP的功能。教师提问,学生看书思考:

1.ATP的结构简某某?

2. ATP简某某A、P、~分别代表什么?

3.ATP的中文名称?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关于ATP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的描述。

出示关于ATP化学组成的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描述ATP的化学组成、结构特点及三个英文字母代表的含义。

向学生解释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不稳定,当生命需要能量时,该键断裂,释放其中的能量。

?

?

?

?

?

?

?

阅读教材,归纳ATP分子组成,解释高能磷酸键所决定的ATP分子的特点,并对上述要点进行描述。

?

理解ATP中的化学能是“活跃的化学能”。

?



ATP与ADP

之间的相互转化

引出问题,学生讨论:

1、ATP供能时,释放哪个化学键中的能量?

2、ATP供能过程中,可形成哪些产物?

指导学生理解ADP和Pi还可以捕获新的能量形成ATP,因而ATP和ADP之间能实现相互转化。

指导学生明确ADP和Pi转化为ATP的能量来源。

指导学生讨论“ATP与ADP之间相互转化的反应是否可逆?”

葡萄糖里的能量不能直接利用,我们把它比作是存折里的钱,那么ATP能直接供能,可以比作现金,即流通的货币,简称“通货”。

帮助学生理解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认识ATP与ADP之间能够相互转化。

?

根据释放能量的来源和形成的产物,写出ATP水解过程的反应式。

?

描述ADP和Pi转化为ATP所需的能量来源。

理解ATP与ADP之间的转化不是可逆反应。

?

?

?

?

?

理解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ATP的来源

教师讲述:线粒体把葡萄糖分解,释放的能量用于ATP的形成,在现金和存折之间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ATP合成可能有哪些来源?

?

教师加以点评、总结。

说明葡萄糖里不能直接利用的能量可以转变成ATP进行直接供能。

?

学生分析得出: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于人、高等动物、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的能量除来自于呼吸作用外,人和高等动物还可以来自磷酸肌酸的转移。



ATP的利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解,并进行发散思维,领会ATP水解所释放出的能量的用途。

?

理解ATP为生命活动供能,认识ATP中的活跃化学能可转变为生命所需用的化学能、渗透能、机械能、电能、光能和热能等。



课堂总结

ATP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内的反应有的是吸能反应,有的是放能反应。吸能反应总是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

从生物进行生命活动耗能的知识和ATP的基础知识方面进行指导总结,构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并最终理解ATP在生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学生在指导下自主总结,构成一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堂巩固

与强化

课本练习,讲评

学生完成练习,在讲评中巩固知识点



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的生理功能——直接能源

二、ATP的结构简式

A — P ~ P ~ P

— 普通化学键

~ 高能磷酸键

A 腺苷

P 磷酸基团

三、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ADP + Pi + 能量

酶、能量、场所不同

四、ATP的形成途径

五、ATP的利用

【教后反思】

本节课基本以呈现材料,提出问题,分析讨论和多媒体辅助强化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来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巩固练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它使课堂活动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

本节课基本上能较好把握重点和难点,在重难点的突破方面,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并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分析、资料分析、自学探究、小组合作、语言表述,问题串层层递进,推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获取信息和理解归纳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突破了重点。课堂中学生始终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不断克服和解决一个个新问题,而且探究实验、问题讨论可生成性强,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通过探究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效果很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探究式学习理念。在此过程中,通过模拟演练,结合多媒体课件等,为学生提供了讨论,合作交流及表达的机会,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使学生对问题的本质有了更好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但是,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课前应该将学生合理分组,将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和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合理的搭配在一起,让优秀生起到带头作用,并能帮助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提高学习质量、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以小组形式汇报各自学习成果,教学效果要更好一些。

2)探究实验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让他们亲自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3)多举一些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实例,以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如在ATP的利用方面,学生经常将化学反应的吸能、放能与ATP转化过程中本身的吸能、放能相互弄混淆。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及时进行反思性教学,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常规,还学生一个激情,自主,有趣,轻松的课堂。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