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于某某)

本文由用户“chenhongyi200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11:35:16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与反思(于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姓名

于某某

工作单位

大城职教中心



年级学科

高中音乐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同样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传统音乐与欧洲专业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一切, 对学生了解、认识世界大有裨益。 因此,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依然是要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 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某某》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2.学生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3.学生观看印度影片片段、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如今现在高中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 价值观, 知识结构较完整, 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但是如今的高中生热衷于追捧国内外流行音乐, 对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缺乏兴趣, 更谈不上喜欢或热爱了。 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距离, 如何吸引学生关注这一节课, 是教与学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 因此,在备课中教师需要精心的准备, 钻研教材, 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作品,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过程, 重点就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并熟悉作品, 并对它产生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1聆听三个音乐片段,判断它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第一段:小提琴优美、含蓄

第二段:二胡柔美、深沉?

第三段:?它的音色有点接近什么啊?

2,我们一起来欣赏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民间乐曲,由萨朗吉主奏的《欢迎》片段,请思考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示这首曲子的音乐进行??鼓励大家一起跟着音乐感受。

3观看一段印度影片《兄弟情谊》片段中的歌舞表演,注意其节奏和舞蹈动作,他们善于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现情感?可以用手和脚等跟随一起舞动。

学生回答:

节奏感很强烈,善于用头、肩颈、跨和手夸张地舞动。总结印度传统音乐的特点

(二)南亚音乐对了,

1播放音乐朝鲜古老民歌《拮梗谣》。这首曲子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而被民族化了,它们都属于亚洲哪个文化区域呢?

回答:东亚。

2 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回忆并思考

  a、这首歌曲表现了蒙古人的一种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心境?

b、乐曲开头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

c、歌曲中的人声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总结:

a、表达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侣——马的热爱。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融。各声使人的心灵得以纯化和升华,?令人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b、乐曲开头属于长调,舒缓。

c、这是一种叫“呼麦”的歌唱艺术,是蒙古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这种方法只有经过特殊的练习才能掌握,一般传男不传女,但最近已有女性进入这个领域,也引起了我国音乐界的重视,现在内蒙古歌舞团的音乐家们已开始学习“呼麦”。

(三)欣赏阿塞拜疆《巴雅提木某某》的片段,学生结合书本,感受中亚的音乐风格(调式、节奏和音乐情绪)

总结:独特的旋律小调——木某某调式,节奏变化多样,风格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四)欣赏《星星索》并思考:

a、全某某的结构如何?(师提示不同的伴奏音型)

b、曲调和歌声分别有什么特点?

c、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后总结:

a、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1,首尾是用“星星索”伴唱,中间是“呜”声。

曲调缓慢悠扬,有摇晃感,柔和松弛;歌声委婉抒情,略带哀伤色彩

c、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提示学生可以一边用手臂模仿划船时船桨起落,一边用“星星索”伴唱,老师唱主旋律XXXXXXXXXX(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克隆宗歌曲前紧后松节奏特点的认识)?《星星索》和《哎哟,妈妈》(师哼唱主旋律)、《梭罗河》(课前播放)等被列为印尼民歌的代表曲目,也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改编为各种艺术形式,请大家来欣赏我国的“女子国乐坊”用民乐演奏和演唱相结合的方式表演的《星星索》。

四、总结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是各国人民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个艺术创造才能的集中反映。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民族音乐艺术,不仅在本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国外同样生根开花,说明: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你还知道哪些与我国毗邻的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请课后搜集欣赏,并填写在“拓展与探究第6题”的表格内。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根据教材上关于“呼麦”唱法的定义,指导学生进行尝试性发声练习。

聆听 尝试 分析

训练学生们的自主分析能力及辨析能力



欣赏《星星索》全某某,组织欣赏与讨论,

聆听 根据初中学习 长调,短娍,马头琴等进行分析

训练学生知识拓展的能力





1、小提琴曲《美丽的罗斯玛琳》片段

2、欣赏《欢迎》片段

3、出示图片,对比。

4,完整欣赏

?5、萨朗吉演奏的其他音乐作品欣赏

学生欣赏音乐,思考问题。讨论两首作品音乐演奏的异同及声音演奏特点。

训练学生思考能力



1播放欣赏《巴雅提木某某》和新疆音乐《十二木某某》音乐 。

2出示音乐要素进行比较和从地里位置不同进行引导分析。

1分析音乐分格特点

2通过地理位置尽心分析和思考

使学生们通过多方面对比,进一步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特点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文选自高中一年级教材,通过对亚洲传统音乐的学习与研究,让学生们更加了解。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是各国人民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个艺术创造才能的集中反映。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民族音乐艺术,不仅在本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国外同样生根开花,说明: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







七、教学反思





本课从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出发,本节课我采用:介绍——问题的提出——聆听——实践——讲解(介绍相关知识)——讨论——感受的方法来学习。在授课中简单介绍地理知识,风土人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课堂讲解地理知识的时候显有点枯燥,这里应该改进一下,再者我在清唱《星星索》做动作的时候应该渲染力再强一点。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反思具体为:

一、本课注重活动,在欣赏中间不断穿插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兴奋的欣赏状态,取得了效益。

二、请学生参与互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欣赏的情趣,激活了课堂气氛,产生了令人振奋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音乐欣赏课能真正达到了“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的目标,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音乐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中音乐鉴赏课的“人文式”教学必将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与反思(于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