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由用户“muzikaixuan”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04:53:13 举报文档

以下为《机械基础教学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齿轮传动



姓名

胡某某

工作单位

***



年级学科

高一年级,机械基础

教材版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阐述以下四个方面:渐开线齿轮轮齿的加工方法及原理,齿轮根切现象,根切现象产生的原因,标准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这几方面对齿轮的加工,应用和生产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变位齿轮的提出做好了基础,所以本节内容是本章重点和难点之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展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刀具,工件的运动关系;?

教学难点:对于齿轮根切原因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需要用课件直接演示出齿轮被根切后,再去寻找发生根切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根切现象,从而解决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这个题。?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展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刀具,工件的运动关系



三、教学难点:对于齿轮根切原因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需要用课件直接演示出齿轮被根切后,再去寻找发生根切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根切现象,从而解决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这个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渐开线齿轮轮齿的加工方法及原理;?(2)掌握展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刀具,工件的运动关系。(3)理解齿轮根切现象和根切现象产生的原因;(4)理解避免根切现象的办法,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综合归纳能力。?(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机械基础的学习积极性。??

3、情感德育目标?

(1)?使学生积极参与演示、观察、分析、探索,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专注听讲,集中精力,主动接受。(2)通过联系生产实际,使学生明确学习意义,进行专业教育,树立服务宗旨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听课学生是职业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初中基础差,对学习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理论性强的内容难度较大,但对新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喜欢参与动手活动,对渐开线齿轮轮齿的加工方法及原理,齿轮根切现象,根切现象产生的原因,标准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这几方面的内容应该有较大的兴趣。?

本节课为《汽车机械基础》最后几章,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齿轮的画法,齿轮的常用材料和齿轮的受力都已经有所了解,具备了进一步学习齿轮加工方法的基础,经过分析得知学生可以掌握本次课的知识目标,为能力目标和情感德育目标的实现也打下了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记忆,通过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得出结论,再让结论指导以后的生产生活。??



六、教师教学方法:齿轮传动讲解法、实物演示法、提出问题引导法



七、学生学习方法:齿轮传动知识理解法、实物观察法、思考法、分析法



八、教学过程



1、直齿锥齿轮的标准模数是??齿条传动具有那两个特点??

让学生积极思考,复习旧课,引入新课。?由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到“大材小用”,从而引

入“效率”的问题。?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ppt课件,由齿轮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齿轮是怎么加工出来的,然后讲授齿轮加工方法。?

学生参观模型,进行演示?

让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

3、典型分析????

借助教学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对仿型法与展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方法,运动进行详细分析?(1)仿形法?(2).展成法?

观看多媒体课件,分析原理,学习加工方法?

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学习齿轮的加工方法,即(1)仿形法?(2).展成法。学生参与分析,突出重点。?

4、展开分析??

观察多媒体动画演示,提出问题:如果刀具齿顶线过了理论啮合点N1点,当刀具跟被加工齿轮啮合到这一点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分析问题:齿轮根本被切除;再提出问题:根部被切以后,对齿轮传动有什么影响?分析问题:齿轮根部变窄,轮齿强度削弱,还会使齿轮传动重合度减小,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再提出问题:如何避免根切?分析解决问题:增加齿数,采用变位齿轮。?观看多媒体课件,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思路进行思考,根部被切以后,对齿轮传动有什么影响?分析问题:齿轮根部变窄,轮齿强度削弱,还会使齿轮传动重合度减小,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再提出问题:如何避免根切?分析解决问题:增加齿数,采用变位齿轮。?

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思路进行思考,根部被切以后,对齿轮传动有什么影响?突破难点?

5、项目任务?

学生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单(通过根切试验器在白纸上画出刀具不同位置情况下被切削齿轮产生根切的情况)?

??通过根切试验器在白纸上画出刀具不同位置情况下被切削齿轮产生根切的情况?



九、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准备模型,网络搜索视频,制作课件

1、准备好课本

通过教师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主动参与



2、准备好根切实验模型

2、准备好笔记本

积极探究,善于思考,协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室。?

3、课前预习

课堂教学有针对性











十、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思路进行思考,根部被切以后,对齿轮传动有什么影响?

2、通过根切试验器在白纸上画出刀具不同位置情况下被切削齿轮产生根切的情况



十一、教学板书



一、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及尺寸代号?

1、齿顶圆:通过轮齿顶部的圆周。齿顶圆直径以da表示。?

2、齿根圆:通过轮齿根部的圆周。齿根圆直径以df表示。?

3、分度圆:齿轮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齿形角的圆。分度圆直径以d表示。?

4、齿厚:在端平面上,一个齿的两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分度圆弧长。齿厚以s表示。?

5、齿槽宽:在端平面上,一个齿槽的两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分度圆弧长。齿槽宽以e表示。?

6、齿距:两个相邻且同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分度圆弧长。齿距以p表示。?

7、齿宽:齿轮的有齿部位沿分度圆柱面直母线方向量度的宽度。齿宽以b表示。?

8、齿顶高:齿顶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齿顶高以ha表示。?

9、齿根高:齿根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齿根高以hf表示。?

10、齿高: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齿高以h表示。?

二、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1、齿数z?

一个齿轮的轮齿总数。?

2、模数m?

齿距与齿数的乘积等于分度圆的周长,即pz=XXXXXd,式中z是自然数,XXXXX是无理数。为使d为有理数的条件是p/XXXXX为有理数,称之为模数。即:m=p/XXXXX?

3、齿形角XXXXX?

在端平面上,通过端面齿廓上任意一点的径向直线与齿廓在该点的切线所夹的锐角称为齿形角,用XXXXX表示。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齿形角不相等,离基圆越远,齿形角越大,基圆上的齿形角XXXXX=0XXXXX。对于渐开线齿轮,通常所说的齿形角是指分度圆上的齿形角。国标规定:渐开线齿轮分度圆上的齿形角XXXXX=20XXXXX。?



十二、教学反思



首先解决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让学生自己制作齿轮,然后在上面标出齿顶圆直径、齿厚、齿顶高等十个参数;其次推倒出十个关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公式,并记住;然后讲解了不同类型的例题;最后让学生们做练习题。但让我意外的是大部分同学竟然都不会做,即使是比较简单的问题。这让我很纳闷,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反映也不错,都听明白了,可是怎么不会做题了呢?于是我一个一个去检查他们到底哪里不会做,看了几位同学的我明白了问题所在:他们根本没有记住公式!

我在讲解公式时让学生们去记了,但忽略了检查这个环节,以至于出了大问题,于是我立即让学生背公式。但这时又出现了新情况:学生们不愿意去背,没有兴趣。我想了个办法,按照列分成四组比赛,到黑板上默写,看看哪个组背的最快最好。这一招果然有效,学生们都有集体荣誉感,不想自己给组里拖后腿,几乎都在积极的背诵。背诵完一检查掌握情况非常好,我又趁热打铁,把例题又讲解了一遍,然后让他们做练习题,这次许多同学都能做出来了,再通过我的解释,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剩下的不会的课下问会的同学或者我进行辅导。

通过这件事,让我体会到所学的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忽视一个就有可能整个知识都不会了;另外,以后会多运用分组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机械基础教学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