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网络课堂教学设计及反思丁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识字2:树之歌
姓名:
丁某某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二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二单元识字2的内容,这是一篇关于树名和 习性的科普类小儿歌,既可以让学生对木某某的含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树木的生长习性有一定的了解。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借助儿歌来进行识字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这些树木的外形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
重点: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积累词语。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儿歌的节奏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二年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积累习惯、迁移习惯,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教学时尽力为学生创设交际的情境,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体验,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名句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课后读一读的三个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句子,交流句意。 ??
2.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句子,背诵句子。 ??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句子的特点,引出课题“树之歌”。
1.学生朗读句子,要读准字音,然后说一说这几句话的意思。 ??
2.学生自由朗读句子,选择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
3.学生观察交流:这三句话都与“树”相关,齐读课题“树之歌”。
通过名言导入,增加的好奇心,为后面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二、借助预习,识记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树。 ??
2.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小组活动,认读11种树的名字,检测课前预习情况。 ??
(1)组长发给每个同学一张带有11种树名字的字条,组织学生自我检测。 ??
(2)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
(3)组长针对同学圈出的生字再次指名读词,要让每个同学都认识所有的生字。 ??
3.课件出示植物园情境图,引导学生展开认树游戏,巩固10个词语。 ??
4.在课件中放大11个词语中的生字,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
5.引导学生利用交流识字方法得到的小树练习组词、造句。 ??
6.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听读,思考并圈出11种树的名字。 ??
2.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小组合作提示,展开互助学习活动。 ??
(1)学生逐一认读识字条上的10个词语,圈出读不准的生字或词语。 ??
(2)如果认识同伴圈出的字词,就大声示范并领读,如果遇到小组同伴都读不准的字词,就到课文中或认字表中查找音节,拼一拼,读一读。 ??
(3)认读生字,相互纠正,将每一个词语都读准。 ??
3.学生读树上的词语,其余同学认真倾听,针对读错的字音进行范读或领读。 ??
4.学生读字,说出自己识记这个生字的好方法,就可以得到这棵小树(图片)。 ??
5.学生读出小树上的字,组词造句。例如,杨 杨树 小区门口有一棵杨树。 ??
6.学生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准字音,不断句。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关注学生的预习成果,重点针对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展开学习,增强识字实效。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 “杨、桐、枫、松、柏、棉、杉、桂”,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 ??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
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木某某的书写要点和左窄右宽的书写要领。 ??
4.教师指导学生联系书写,并巡视指导。 ??
5.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学生认读生字,观察并交流:这些生字都是带有木某某的字,都是左右结构。 ??
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的注意点。 ??
3.学生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然后观察写字表中的生字,可以圈出主笔。 ??
4.学生先临写一个,再练写两个,遇到问题向老师请教。 ??
5.全班同学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例字的字形规律,通过重点指导木某某的书写,观察结构布局,这8个字大致上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抓住规律,突破关键。 ?? 2.学生往往追求写,忽视了对例字的观察,通过引导学生多观察范写,多观察书上的例字,从而把字写好。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会的生字和识字的方法。 ??
2.布置作业:课文中的11种树各有怎样的特点?回家后继续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1.学生在回忆的过程中明白:要善于观察生字,根据字的特点选择识字方法。 ??
2.学生完成作业,并将自己找到的树的特点说给家人听,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自己的答案。
培养学生多读文的,一边读一边找出各种树木的特点的好习惯,还可以动笔圈出表示特点的词语。
五、教学策略选择
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以及新课标理念所倡导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我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问题驱使法,情景创设发,启发发现等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六、教学评价设计
在本节课中,我结合教学特点以及对学生的了解,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师生互评这两种评价方式来进行。学生自我评价: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那些不知道的,或不清楚的。师生互评:我会对班上学生的上课集中度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请学生评价这堂课,老师的语速,知识点的讲解他是否能接受。
七、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
识字2:《树之歌》
、、、、、、、
木某某 与树木有关
九、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歌,通过对儿歌中11种树木特征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知识的主动构建,在识字过程,让学生们先自主识字,再互当小老师范读,领读,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之后又让学生给刚刚认识的字自己组词,造句。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自我发挥,有利于知识的吸收。本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训练的主线”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做得不是很好,没有做到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在识字环节,还有几个学生是自己认自己的,没有参与到集体中来。这点以后还要不断改进。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网络课堂教学设计及反思丁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