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zxcasd1986200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2:01:27 举报文档

以下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有余数的除法



姓名:

郜某某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二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课程标准要求





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有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数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通过让学生经历分东西的活动,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良好的基础。整个教学过程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较好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教学目标(包括重点、难点)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流程与策略的简要说明



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这个环节我主要是通过猜谜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从而复习平均分正好分完的情况。

二、动手操作,形成有“剩余”的表象

课件出示:图上的同学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分组摆小棒呢。齐某某要求:有11根小棒,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

你们想参加这个活动吗?分成三个小组,用小棒摆一摆。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

一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3根小棒。

二组:用11根小棒,摆了3个三角形,还剩2根小棒。

一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五边形,还剩1根小棒。

教师:剩下的小棒为什么不摆了?

学生:不够再摆一个图形了。

教师:在实际分东西的时候,会有“剩余”的情况。

二、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情景导入:刚才同学们表现非常棒,小白兔也想请大家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2)出示例1 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用草莓学具摆一摆。各组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3)(出示课件)看小白兔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分完了吗?(生:分完了)。对,正好分完。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XXXXX2=3(盘)

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

教师:6XXXXX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

(设计意图:回顾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能够坚强记忆。)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 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如果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草莓学具来摆一摆。还是分组活动。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3盘,还剩1个。

看小白兔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

教师: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没有摆到盘子里,它能再摆一盘吗?

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

(2) 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教师:你们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分组尝试写一个算式。

学生写出各种算式:7XXXXX2=3(盘))

7XXXXX2=3(盘)还剩1(个)

7XXXXX2=3(盘)多1(个)

教师:展示并一一评价各算式。第二、三个算式正确表示了分的过程,但不简便,数学上是这们规定的。

(师板书除法算式)7XXXXX2=3(盘)XXXXXXXXXX1(个)

用省略号表示剩余。

教师:谁来把刚才写出来的算式读给大家呢。

生: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

教师:省略号后的数字,我们把它叫余数。

(3) 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结构。

(设计意图: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课本做一做第一题。

2.请同学们把刚才你摆的图形的情况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呢?

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此处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除法算式数学算式的含义

口算没问题,但是说不太清楚除法的含义

为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作铺垫



二、摆一摆

动手摆三角行,四边形,五边形

让学生初步感知摆完有剩余





三、写一写

余数的写法将会有很多不规范的问题

余数的含义和写法





四、巩固练习

独自完成书上的练习

加深理解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书上的做一做



八XXXXX、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有余数的除法

7XXXXX2=3(盘)XXXXXXXXXX1(个)



九、实践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

本次课的主要问题是在拿出余数的概念的过程没有真正的启发到位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