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1

本文由用户“珍爱小0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15:13:36 举报文档

以下为《《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能力目标:

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教学重点: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准备显微镜,纱布,玻片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播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片。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并提示观看一下自己眼前的显微镜。

学生观看幻灯片,并观看显微镜,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二)讲授新课

1.显微镜的构造

结合黑板挂图和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

2.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碰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学生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学生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

学生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2)对光(升、转、调)

①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左眼看,右眼睁。

③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3)观察

①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②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③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教师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①写有“e”字的玻片;

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学生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教师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教师强调:

①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教师使学生明确: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学生认真观看。

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三)巩固练习:

教师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学生思考回答。看课本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学生畅所欲言。

(四)课堂小结:

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课后实验室开放。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构造

取镜和安放

显微镜 对光

使用:方法步骤 观察

整理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