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说课稿
乐昌一中 高一 黄某某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说教材
地位和作用
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所以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矛盾,又相互依存。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反过来,这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四种基本化学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3)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4)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分析概念的能力;
(2)培养学生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认识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
(2)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重点与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某某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
2、以知识有层次结构为基础,通过分析,讲解,让教师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
认识。
3、以思维训练为核心,通过提问,讨论达到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合作,多项
信息综合反馈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4、多层次,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巩固提高,为此按照上面思路要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完成教学目的,并适时指导学生有关的学习方法,和将采用讲述,讲义等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教学方法,把教师的认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识体系,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
说学法
学情分析
初三化学教材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介绍较简单,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生成物是氧化剂。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发应叫做还原反应。”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然后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最后从本质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学法指导
通过学情分析我采用的主要是探索引申、分析讨论的教法,不断给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层层推进,所以学生就沿着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来思考、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的程序进行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特征及其本质的理解与掌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C还原CuO的这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氢、铜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针对此问题,紧接着提出Fe与CuSO4 的反应及Na在Cl2中燃烧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顺势引导学生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然后提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分析,学生不难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深刻理解,氧化与还原这两个相反的过程总是同时存在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原因是,一种物质失去电子,必定同时在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它们是相反的,又是互相依存的。这样一来,学生靠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思考分析,突破了重点,提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物征。另外通过练习掌握了表示电子转移情况的方法后,其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增强记忆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学习方法。
说教学程序
1、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系统概念的建立为主线,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并以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同时加以一定量的应用、练习来巩固、深化和发展概念。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
2、用电子转移观点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知识本身较为抽象复杂,且高一学生缺乏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所以学习此内容时会感到困难,通过学生已知的知识,哪些电子容易得失电子出发,辅以生活中的例子,如共用电子对与生活中合资办厂的思想是一致的,电子对的偏移又同时与合资办厂时的股份问题是一致的,因此借鉴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较易理解。这样就可以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3、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1)复习化合价概念,抓住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通过分析碳跟氧化铜的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从而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疑点的解决办法
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教学程序
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应以让学生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反应为主,不宜把问题向纵深引申。我对本节课的安排如下:
(1)单刀直入,引入新课
初中接触过氧化还原反应,我们把得氧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把失氧的反应就叫做还原反应。
【投影】初中接触的经典的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2CuO + C = =2Cu + CO2 ,分析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一】从得氧失氧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2)推进新课
观察课本交流与思考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结论】发生化合价变化,且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继续推进
观察Fe + CuSO4 == FeSO4+Cu , 2Na+Cl2==== 2NaCl,是否有化合价变化
【结论】化合价有变化,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重新定义】并非并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推进】判断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板书】特征:有化合价的升降
【定义二】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4)练习,通过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迁移到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得出结论并图示】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一定不是,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5)深入学习
【思考】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什么会有元素发生化合价的变化?
【学生回答】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
【分析】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应用flash直观的看到Na原子核Cl原子的电子得失情况,最后形成NaCl)
【结论】化合价升降的原因之一:有电子的得失
【继续观察,学生思考】HCl分子的形成过程,都要得到一个电子,这时候怎么办?
【提示】做生意合资办厂的理念
【学生回答】都各拿出一个电子共用,都满足稳定结构。
【讲解】从HCl分子中H和Cl的化合价出发解释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并用合资股东的关系理解。
【结论】失去电子或者电子的偏离,化合价升高;得到电子或者是电子的偏向,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之二:有电子的转移
【板书】本质:电子的转移
【定义三】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小结】从得氧失氧角度、化合价升降角度、电子转移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实质:电子的转移
【课后反思】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首先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出发,知识循序渐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比较到位,学生掌握得也较好。在上课时,有一些不足:如应再重视一下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如化合价应再复习一下,因为在练习时,学生对化合价的把握并不是很好;再一个就是语速过快。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加强与老教师的沟通,根据学生的知识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更好的做到备学生。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