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乐昌一中 高一 黄某某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四种基本化学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3)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4)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分析概念的能力;
(2)培养学生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认识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
(2)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教学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三、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四、课型
理论知识课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复习】初中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引导】得氧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失氧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列举】
1. C + O2 ===== CO2
2. 2Cu + O2 ==== 2CuO
3. CuO + H2 ==== Cu + H2 O
4. Fe2O3 + 3CO ==== 2Fe + 3CO2
【分析】
2CuO + C = =2Cu + CO2
CuO Cu,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
C CO2 ,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定义一】从得失氧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叫氧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叫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叫氧化还原反应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得氧必有失氧,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交流与讨论】分析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各个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C+2CuO====2Cu+CO2↑
H2O+C====H2+CO
H2+CuO====Cu+H2O
【结论】得氧,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失氧,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根据化合价变化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观察】观察下列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Fe + CuSO4 == FeSO4+Cu
2Na+Cl2==== 2NaCl
【结论】Fe FeSO4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CuSO4 Cu,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Na NaCl,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Cl2 NaCl,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重新定义】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讲解】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就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就是——有无化合价变化,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板书】特征:有无化合价变化
【定义二】从化合价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 是氧化反应
———————————是还原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
D.CaCO3===CaO+CO2
【讲解】根据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我们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初中阶段,我们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分了四种反应类型,分别是:
【学生回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练习】列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反应类型
表达方式
举例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
?A +B=C
?2H2+O2=2H2O
CaO+H2O=Ca(OH )2
?
?分解
?AB =A+B
?2KClO3=2KCl+3O2↑
CaCO3=CaO+CO2↑
?
?置换
?A +BC=AC +B
?Zn+H2SO4=ZnSO4+H2↑
Fe+CuSO4=FeSO4+Cu
?
?复分解
?AB +CD=AC +BD
?NaOH+HCl=NaCl+H2O
AgNO3+NaCl=AgCl +NaNO3
?
【结论】
【练习】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有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升降。
那么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升高?为什么会降低?它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由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小于4个,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大于4个,容易得到。
【分析】
【结论】化合价的升降原因之一:电子的得失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推进】对于有些原子,他们都容易得电子,如H2 和 Cl2一起反应时,会怎样呢?
【观察设问】H原子最外层一个电子,容易得一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也容易得一个电子。两个原子都想要得电子,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提示】甲乙两人都想要开一个店,开店需要30万,现在甲有20万,乙有10万,这时候他们可以怎么办?
【回答】合资
【解释】对了,这里同样也是这样的道理,H原子想要电一个电子,Cl原子也想要得到一个电子,这个时候,两个原子各拿出一个电子来,形成一对电子对,两个原子一起共用,我们把这对电子叫共用电子对。这对共用电子对属于氢原子也属于氯原子。
【继续推进】观察在HCl分子里,H元素和Cl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多少?
【学生回答】H显+1价,Cl显—1价
【设问】哎,明明这对电子对是大家公共的,为什么会显不同的价态呢?
【学生思考】
【提示】刚刚我们说到的合资问题,甲乙出的资金一样吗?他们谁的权力更大些?
【回答】不一样。甲出的比较多,***甲比较有权力。
【提问】同样的道理,在HCl分子中,谁对共用电子对吸引力强?
【解释】Cl原子非金属性较强,它吸引电子的能力比H的强,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因此Cl显—1价,共用电子对偏离H原子,所以H显+1价。
【结论】化合价升降的原因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而元素化合价变化主要是因为电子的得失或者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我们统一为电子的转移,即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板书】本质:电子的转移
【定义三】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 是氧化反应
—————————————是还原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有得必有失,且得失电子数相同
【课堂小结】
【练习】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 )
A:3Cl2+6KOH=5KCl+KClO3+3H2O
B:2NO2+2NaOH=NaNO3+NaNO2+H2O
C:SnCl4+2H2O=SnO2+4HCl
D:CaCl2+Na2CO3=CaCO3↓+2NaCl
【板书设计】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化合价的变化
实质:电子的转移
【作业布置】判断下列反应哪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标出化合价变化,并指出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哪一种
1.2H2+O2==2H2O 2.CaO+H2O==Ca(OH)2 3.C+H2O==CO+H2 4.3Fe3O4+8Al==4Al2O3+9Fe 5.2KClO3==2KCl+3O2↑ 6.CaCO3==CO2+CaO
7.Ba(OH)2+H2SO4==BaSO4↓+2H2O 8.CO+CuO==Cu+CO2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