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质壁分离与复原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实验内容分析
本实验是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中的探究实验,该实验从问题的提出、做出假设到最后的结果预测,教
材均已给出,学生在实验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关内容,对半透膜、渗透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本实验,学生会产生很多想法,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二、实验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成一节实验探究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完成课本实验的探究,再进一步自主探究以下
问题:
1、探究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影响。
2、探究不同种类溶液(尿素、KNO3)对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影响。
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的探究历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目标
在知识方面,能说出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在能力方面,尝试进行问题的探究,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方案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
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
五、课前准备
1、知识准备:学生复习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发生的条件;做好实验预习,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目的和方法步骤。
2、分组:组成8-9个小组,每组约6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组内分工。
3、材料器具:
紫色洋葱、白色洋葱;
质量浓度为0.1g/ml、0.3g/ml、0.5g/ml、0.7g/ml的蔗糖溶液、7%尿素溶液、0.1g/ml KNO3溶液、清水;
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某某、吸水纸、显微镜。
六、教学过程
(一)引导性探究
问题串导入:1、植物细胞通过什么方式吸水和失水?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3、植物细胞中哪个结构充当半透膜?
4、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
5、如何创造水分进出细胞的实验环境?
6、怎样观察水分进出细胞?
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回答。
展示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成课本实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学生展示:
提出问题:成熟植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失水和吸水?
做出假设:成熟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失水和吸水。
设计实验: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其大小变化;再将其浸润在清水中,
观察其大小变化。
分析结果: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原生质层收缩,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将
其浸润在清水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得出结论:成熟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失水和吸水,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渗透失水和
吸水的现象。
学生交流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用白色洋葱做实验材料,观察的现象不明显;紫色洋葱表皮液泡呈紫色,便于观察。(所给实验材
料中有白色洋葱和紫色洋葱)
观察不到实验现象。用的洋葱最外层的表皮,可能细胞已经死亡;蔗糖溶液的浓度不合适;实验
操作不规范,洋葱细胞未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根据本实验,能提出其他探究性问题吗?
小组讨论回答:
课题1、探究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影响。
课题2、探究不同种类溶液(尿素、KNO3)对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影响。
(二)自主探究
每小组从上述2个课题中任选一个,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
(以课题探究一为例)
提出问题: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影响不同。
做出假设:浓度越大,质壁分离越明显。
设计实验: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1g/ml、0.3g/ml、0.5g/ml、0.7g/ml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表皮
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的情况;再将其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变化。
分析结果:蔗糖溶液浓度越高,质壁分离的现象越明显;加入清水后,用0.1g/ml、0.3g/ml的
蔗糖溶液处理的洋葱细胞可以复原,而用0.5g/ml、0.7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的洋葱
细胞不能复原。
得出结论:0.1g/ml的蔗糖溶液浓度较低,现象不明显;0.5g/ml、0.7g/ml的蔗糖溶液浓度过高,
导致细胞失水死亡,所以观察不到复原的现象;最好选用0.3g/ml的蔗糖溶液。
在设计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质疑,遇到问题及时交流。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把科学知识作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载体,从引导是探究课本实验到自主探究拓展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探究实验的目的不在于统一的实验结果,而重在学生参与探究过程,懂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探究教学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讨论交流中,体验了小组学习的乐趣。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际教学的达成比对,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对显微镜的熟练程度不够,导致很难展开自己的预设。这和平时对实验的教学还不够重视有一定的关系,前一阶段一直在重视实验教学和概念教学的结合,看上去不是说说的,确实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很多学生做实验和学习知识是脱离的,没有结合,很难理解概念,导致概念性的错误频率过高。
教材中的实验需要挖掘,需要拓展。例如,质壁分离的实验教材中出现是定性实验,是不是可以借助数码显微镜进行定量实验?测量液泡大小,探究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如果用其他试剂(NaCl、KNO3)需要多少浓度??再如,材料需要挖掘,是不是可以用黑藻更好?洋葱内表皮晒一下,是不是可以做实验?通过一定的设问,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拘泥于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自主探究。例如,内表皮做和外表皮做比对,其他植物也可以做材料进行观察。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重视实验不仅体现在考纲有20个基础实验上,体现在课本大量的科学史上,更体现在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明确要求上。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要增加学生对知识的鲜活认识,破除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神秘感,不再觉得创造知识是高不可攀的。对实验教学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不可为了实验而实验。譬如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它细分成不同的细节,融入20个基础实验教学中,要在回顾科学史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史的教学重点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哪些人在何时做了哪些事。实验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和策略。以什么形式开展实验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学生动手能力强,可以多以探究的形式,基础差的可以先学习理论再实验验证,学校硬件环境差,可以多做演示实验。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质壁分离与复原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