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某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zcz007com”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01:53:09 举报文档

以下为《张某某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撰写时蓝色文字可以删去)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空气的组成



姓名:

张某某

工作单位:

小村乡初中



学科年级:

九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从空气的学习进而进入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学习氧气的制取。这是本单元的设计思路。空气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空气作为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并逐步深入。本课题让学生进行“关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为认识下一单元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打下基础。这节内容承前启后,把“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空气中其他的非气体的物质”等理论知识,与检验、测定等的实验活动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精神的好材料。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空气的成分,并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②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③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处理教材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一个空瓶子

1.[设问]空集气瓶真的空的吗?里面装有什么?

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的确实存在吗?取出盛水的水槽,请一学生出来操作(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人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用生活中的经验或利用讲台仪器进行实验来说明空气的存在

回答问题:有,空气。

学生出来操作证明空气的存在。

回答:2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 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5:(望了一眼窗外)你们看,树叶在动,那是因为空气在流动,也是风。

6: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就是将空气压人车胎XXXXXXXXXX

从生活出发,提高学习兴趣



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设疑]以上事实说明空气确实存在,你了解空气吗?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讲解] 空气

1.重要的廉价自然资源

2.调节气候

3.人类与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

二、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1、 【多媒体】观看(空气的成份视频)讲解拉瓦锡的实验原理

2.[演示]实验2-1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完成[实验2-1]P27的填表

[设置问题]

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还有什么?

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板书】磷+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集气瓶内原来装入的水有什么作用?

若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本实验还能体现出氮气的什么性质?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以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吗?

【板书】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4.引导学生思考27页的讨论题 ①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占空气总体积1/5,为什么实验中总少于1/5



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回答

回答:空气

发出黄某某,冒出大量白某某。红磷燃烧,氧气支持燃烧。

倒吸进集气瓶约1/5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溶于水,形成负压

体现出氮气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可以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氧气和氮气

完成[实验2-1]P27的填表

①实验误差

1、红磷量不足。

2、气密性不好。

3、没有完全冷却。

通过师生对话,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归纳小结空气的成分

【板书】

氮气(N2)78%

空 氧气(O2)21%

气 稀有气体0.94%

的 (氦、氖、氩、氙、氪等)

成 二氧化碳(CO2)0.03%

分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学生自学空气的组成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1.在课堂上,首先通过联想、观看视频、实验,初步了解空气的组成。

2.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设置相应的问题组让学生思考讨论。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习题检测

1.空气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以及_________ 。按各种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计算,分别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

2.稀有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的总称,它们含量较少却有很重要的用途,稀有气体一般_________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_________;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

4、红磷燃烧除需要达到着火点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一、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实验原理:磷+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某某产生。

2、集气瓶水面体积上升约五分之一。

二、空前的组成(按体积算)

氮气(N2)78%

空 氧气(O2)21%

气 稀有气体0.94%

的 (氦、氖、氩、氙、氪等)

成 二氧化碳(CO2)0.03%

分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九、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实验过程中误差分析的学习有很大的困难。此外,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存在困难。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张某某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