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与反思王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大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评好课”专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课题: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科目: 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高一
课时: 1课时
提供者:王某某
单位: **_*
一、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能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实践、充满探究、充满创造的过程。高中第一节讲信息与信息的特征,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较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信息的概念,懂得什么是信息。
2.了解信息的几种典型特征及其表现。
3.知道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懂得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
4.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
5.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照本宣科进行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采取例举法来讲解。配以ppt图案并茂介绍信息的特征及其信息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
(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3)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2.难点
(1)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请同学们首先一起观察老师,说出老师的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
通过举例诱导学生思考: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有哪些作用?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讲授
?1、信息
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回答通过观看以上图片能得到什么信息,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
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请同学们讨论并说出,除了这些信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还能够获取哪些信息。
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并发言
通过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例子了解信息
1.1?信息的含义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1.2?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
(3)依附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信息如果经过人的思考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4)价值相对性。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5)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这的效用就会降低,一旦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失去效用,成历史记录。
(6)真伪性。
1. 总结归纳
“信息”的概念: 学生回答并讨论
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什么是信息吗(信息的概念)?
2记录笔记并讨论各信息特征的事例,补充信息相关特征的例子
掌握信息的涵义及特征
思考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载体也越来越多,那么信息还可以从哪些载体中来获取呢?
列举载体,并回答信息是否用多种载体来依附
拓展思路
七、教学评价设计
1、教师评价,对回答问题好的同学给予肯定
2、相互检查阅读分析所写下的信息,然后学生进行分组评价
八、板书设计
??1、信息
1.1?信息的含义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1.2?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
(2)共享性。
(3)依附性。
(4)价值相对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这节课我一开始就设问:“我们这门课叫什么名称?”,突出信息技术课中的“信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关键词。然后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让他们说出从中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引出信息的概念。“一切存在都有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及方式的表征”。?接下来给出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们讨论怎样去获取有用的信息去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重要性。由此引出“信息技术”这个概念──“信息技术是指能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采用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综合应用言语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信息特征。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身边的例子谈起,让学生从自己的感性认识中去了解信息这个概念,效果比较好。在讨论活动中,学生反应热烈,发表了很多意见。课后大部分同学在完成作业时都比较认真,虽然讲得不全面,但培养了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初步建立了信息意识。最后,学生完成作业“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学习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与反思王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