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esh200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1:46:44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撰写时蓝色文字可以删去)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小数乘整数》



姓名:

吴某某

工作单位:

白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科年级:

数学五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数乘法的起始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和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这些都是学生理解很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的知识基础。作为起始课,必须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要理解算理。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是重点,算理的理解是难点,而关键是充分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转化。本课分层次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依托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计算,包括估算、笔算等多种方法。在解决问题同时,着重让学生理解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法可一转化成以角作单位的整数进行计算。最后再将得数转化成以元做单位的数。运用现实经验进行小数与整数的转化。初步理解算理,感悟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例2脱离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这节课是小数乘整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五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和好奇心都很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探索。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理解知识还需要具体的实物作支持。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1、 说出下面两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5x3 72x5

2、 根据15x75得出150x750 1500x7500 15000x75000的结果

师;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风筝吗?今天我带大家一起去买风筝。让学生看买风筝的视频。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帮助我们大家分析下,然后小组展示引出书上的问题。你想买几个什么样的风筝?可抽查几个同学起来说说自己的想法。那么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么?(板书3.5x3=)3.5是单价,3是数量,单价XXXXX数量=总价。观察下这个式子的因数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点,今天我们要借助这个知识点开始新的学习。

这里与整数乘法进行比较,不只是为了引出课题,还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整数乘整数与小数乘整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迁移转化等教学方法的使用。





探究新知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蝴蝶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XXXXX3计算? 3.5XXXXX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XXXXX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XXXXX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72XXXXX5=360 

再缩小100倍积就是3.60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零可以去掉。

(4) 回顾对于0.72XXXXX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5)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再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最后看因数乘了多少,乘出的积除以多少。

1.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XXXXX3=9元  5角XXXXX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XXXXX3=10.5元

2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角

35XXXXX 3=105角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3.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不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然后通过对列竖式计算的着重讨论感悟小数乘整数还可以先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巩固应用 智勇冲关

1快乐起航

0.7x4= 7x4= 25x5= 2.5x5=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不同之处(1)小数乘整数必须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整数乘整数中两个因数都是整数。(2)整数乘整数的积一定是整数,小数乘整数的积可能是小数也可能是整数(3)小数乘整数的积中,若小数末尾有零,这个零可以去掉,而整数乘整数积中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2激流勇进

买四个猫头鹰风筝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3算一算

14.5x6= 3.07x8

五 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想想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再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最后看这个小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你今天收获了什么?

完成课堂训练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迁移类推法、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根据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善用鼓励语言,经常夸赞孩子,比如,你今天观察的真仔细,你今天真细心,等言语评价孩子。增强孩子自信心。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小数乘整数

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3.5元 35角

X X

3 3

1 0.5元 105角

因数的末尾对齐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小数乘法的第一课为进一 步学习小数乘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节课中,教师应注意管,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新知

学生在之前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和积的变化规律,所以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感验出发,结合原有的认识水平,运用迁移、类推,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要动构建新知识。

二、注重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理解算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在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即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议识到:在小数和整数相乘列竖式时,应该把因数的右边对齐而不是和小数点对齐当积的末尾有“0”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0”去掉。

三、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算法阶段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教材中的应用题改为生动有遍的风筝的情境,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身边的数学,让他们乐学,主动参与。同时,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