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5 诫子书(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5 诫子书
课题
诫子书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课前自主预习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读准字音
夫(fú) 淡泊(dàn bó) 淫(yín) 慢遂(suì) 庐(lú)
重点实词
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非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志向。
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振奋精神。
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修养性情。
年与时某某:疾行,指迅速逝去。
遂成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
悲守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某某”,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新课展开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某某。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某某,意与日去。
6.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朗读课文,翻译全文】
练习
朗读、翻译
第二课时
新课文研读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1)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某某
(3)惜时:年与时某某,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感悟精彩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以双重否定的句式和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出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 “淡泊”与“宁静”看起来是不想有所作为,但现在“不为”正是为了以后能够有所作为。这不是消极颓废的无奈感伤,而是以“明志”和“致远”为终极目标和远大理想的,真正有志者的无声誓言,是积极向上和进取的,是催人奋进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虽然只有寥寥八个字,却贯穿诸葛亮的一生,是他精神的集中体现。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某某。
非学无以广才:无论人处于什么阶段,学习与志向总是最重要的。古今中外的天才宁有种乎?非也。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诸葛亮不但告诫儿子要学习,还要珍惜时间、发愤学习,并要注意学习方法:要“静”、“志”,不能“淫慢”、“险躁”,并用“年与时某某,意与日去”时光的无情流逝 和“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的人生无奈与悲叹警醒儿子。
非志无以成某某:
没有理想的人就像河流中的浮萍,他们不是行走于世,而是随波逐流。他们的人生注定将是碌碌无为的一生,平庸的一生,可悲的一生,最后只能“悲守穷庐”。人是有思想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100字左右。
教学板书
教
教学反思
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采用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某某;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实际谈体会,赏析拓展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5 诫子书(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