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诫子书—吕某某

本文由用户“宝宝萨拉黑哟”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16:43:31 举报文档

以下为《15.诫子书—吕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诫 子 书 ——诸葛亮吕某某时间:2018.10.24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总结拓展达标反馈一标六环,幸福课堂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掌握重点实词,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理解文中成才的所需条件。 领悟文章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培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良好品质。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15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某某:“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某某。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某某。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我从文中的 一句中,读出了一个 的诸葛亮翻译句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某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2.“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3.作者认为“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某某的条件是什么?自主学习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静俭以养德 合 作 探 究 3.作者认为“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的过程之中又必须有“静”心,如果一个人“淫慢”“险躁”,无静心,无恒心,则是求学与修身之所忌。合作探究对比论证静躁合作探究志学才 三者关系:他主张以俭养德、以志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才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志向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合作探究 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某某的条件是什么?拓展提升 你想借用《诫子书》的哪句话送给你的同学或自己,为什么?感谢您的聆听[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15.诫子书—吕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