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角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9~41页角和角的度量相关内容。教材采用比较两个角大小的的情景,引出探究任务,接着认识度量单位、量角器,探索量角的方法,进一步明确量角的步骤。“做一做”和部分习题多是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巩固度量方法,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核心能力
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1度角及一些常见度数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三)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自主探究,了解角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自学,合作交流,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初步建立1度角的表象;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技能,会用量角器量角。
(四)学习重点
会用量角器量角。
(五)学习难点
正确选用内外刻度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角和角的度量》名师课件、《角和角的度量》课时作业、量角器、三角板、活动角等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角,那么关于角,你都知道些什么呢?预习39页角的相关内容,并做好记录。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导入
(1)通过画一画理解角的概念
师: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时初步认识了角。(在黑板上画一个角)关于角,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能画一个角吗?画的时候想一想步骤。
师及时提问:这两条线属于我们上节课学的哪种线呢?(射线)
师:仔细观查这个角,思考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做角?(学生概况,然后看书,在书上找出角的概念)
(2)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已经知道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那么点A就是角的什么?(顶点)这两条射线就是角的什么?(两条边)
(3)角的符号表示
①师:为了区别不同的角,我们还可以给角编上号,一般用数字或字母表示,如角1、角A。(师在黑板上标注)为了书写方便,我们通常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角,如∠1或∠A(板书并指导学生怎么读)。大家观查一下,与以前学过的哪个符号很相似?他们又有什么不同?(跟小于号“<”比较)
②师:拿出练习纸,在你们刚画好的角上,标出角,再用符号表示角。(学生表示角)
(4)多媒体出示教材第40页∠1和∠2图。
师:你知道哪个角大吗?
教师继续追问:“你知道∠2比∠1大多少吗?”
师生讨论发现利用三角板上的角也不能准确的知道∠2比∠1大多少。
师:其实角是可以度量的,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这两个角的大小,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揭示课题:角和角的度量)
2.问题探究
(1)认识度量单位,建立1°角的概念。
启发思考:度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度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那么度量角的大小也需要单位,请同学们想一想: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学生度量长度和面积的经验,引导学生得出:角的单位是比较小的角,用多大的角做单位呢?国际上有统一的规定。
组织学生自学教材第40页的知识,然后交流汇报,教师边用多媒体演示边说明:把圆平均分成360等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板书:1度,1°。)
认真观查1°角的大小,有什么感觉?
(2)认识量角器。
我们认识了1°的角,一个角包含有多少个1°的角,它就是多少度。如果度量角时都用这些1°的角去拼摆会怎么样?(太麻烦)如果有一个许多由1°角拼在一起做成的工具多好啊!这个工具就是量角器。
请大家仔细观查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补充并小结归纳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巩固练习
(1)判断对错。
这个角是26o。 ( ) 这个角是60o。( )
(2)读出度数。
(3)回应课前引入“∠2比∠1大多少”这一问题。通过让学生度量,计算出∠2比∠1大的度数。
(4)先估一估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5)做一做的第3题。量出下面各个角的度数。
4.课堂小结
谈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用量角器要怎样量角?
(三)课时作业
1.完成教材第39页下面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1题。
3.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4.量出下面的角各是多少度。(44页第3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角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