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设计(1)

本文由用户“寻找伯乐的驴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7:48:17 举报文档

以下为《政治教学设计(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政治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教学设计

一、备课

(一)分析教材:

本框题是思想政治必修④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的第一框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的学问,能够开发人的智慧。

本框题是《生活与哲学》全书的开篇,理论性不强,主要是通过丰富的事例引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师生一起感悟生活中的哲学,体会哲学对人们生活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框题在《生活与哲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分析学生

学生在小学、初中学过成语、诗句、寓言故事,了解了一些哲学道理。到了高中之后懂得用这些道理来阐释自己的人生感悟。这些都为本框学习准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这些知识都是比较浅显,不能形成一定的体系,因此,学生通过自主利用已有知识,结合课堂展现的一些图片等创设情景,激发自己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4)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形成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2)学生通过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学生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学生通过自主理解哲学,热爱哲学,运用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源泉——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更好的艺术。

(五)教学方法:

自然教学法、讨论法、归纳分析法。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

二、教学过程

导入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截止15日8时,已有2414人死亡,3118人失踪;地震海啸毁2.4万栋房屋,部分飞机场被迫关闭,主要交通要道受阻,核电站泄露,受灾居民生活异常困难。日本股市汇市大跌,中国救援队赶赴日本,人道主义救灾物资陆续抵达日本,美国派出航母协助救灾。

地震说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震引发海啸导致机场被毁、核电站泄漏、资本市场出现大波动说明事物之间存在联系;中国美国对日本进行人道主义救援说明,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等等,如果我们能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待日本的地震,我们就会深切体会到哲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4页——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件展示)

探究一:请大家举出生活中与哲学有关的成语或生活现象,共同分享其中蕴含的哲理。

(课件展示)

1.古代成语与哲学道理

“田忌赛马”说明量变会引起质变?

“刻舟求剑”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拔苗助长”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2.生活与哲学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 赫拉克利特)这说明什么哲理?

(2)上学期末,为预防强台风的影响,我校对一些大树进行修整。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再一次得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有哲学。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可哲学的智慧从何而来呢?

?探究二:(课本虚框的问题)

每个正常的人从童年时代起,往往会进行着一些追问和思考:“天会塌下来吗?地会陷下去吗?天塌地陷以后,我们怎么办?”“动物会说话吗?动物也在思考吗?”追问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关联。

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1.你是否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请举例说明。

2.你现在经常思考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XXXXXXXXXX

点拨:

大家谈得很好,既有对自然的思考,有对社会的思考,也有对思维方面的见解。你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却自觉不自觉地与哲学的智慧联系在一起。

因此,我们会发现,哲学的智慧就是在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1.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P5)

生活充满哲理,充满智慧,而哲学的智慧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外部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

2.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P4)

?探究三:“烛光照亮小屋”(课本虚框的问题)

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 —— 一般的思维方法

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另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法。”——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1)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XXXXXXXXXXXXXXXXXXXX

(1)方法不同主要是人的世界观不同,指导思想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解决方式。

(2)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点拨:

从这个事例中得出我们办事情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散思维,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所以,哲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又能指导人们的生活。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观点有正确与错误、科学非科学之分。事实说明,只有正确的哲学思想使人产生智慧,增长才干。我们说哲学是智慧学、聪明学,主要是指正确的、科学的哲学。那么,请问:哲学的本义是什么?

1.从哲学的本义上看,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就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由学生代表来向大家介绍哲学的来源和发展。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由“爱”和“慧”两个字组成,其意为“爱智慧”。后来,它在世界各国语言文字中得到广泛运用。在古汉语中,“哲”释为“智慧”“聪明”“贤明”等,含有通晓事理之意。“哲”之为“学”,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或学说。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 爱 +? 智慧? =?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英文philosophy的意思是“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

?补充:

“如何做事有一个老师——孔子的《论语》;如何做人有一个老师——老子的《道德经》;如何参与经营、进入市场,还有一个老师——孙武的《孙子兵法》。”海尔总裁张瑞敏语录。

看来,哲学确实是智慧之学。学好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社会更了解,对人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无疑能让我们生活的变的更加美好。

比如说,我们常常听到某某同学考试考得不好,而一时想不开。在这里,他就是对人生的挫折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通过学习哲学后会明白,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充满着挫折,但我们在挫折中会一步一步地迈向前进,走向成功。——正确看待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比如说:现在有许多学生喜欢染发,喜欢骑电动车时某某S型,这与中国近期的抢盐事件是一模一样的。——辩证地、正确地看待问题。

——正确看待社会发展。

比如说:“我是一个企业家,是一个叫联想的企业的主要创始人。联想1984年初始的时候只有20万元的资本,到了2007年,我们已有600多亿元的总资产,***的总营业额1400亿,有3万多名员工。我之所以说明这一点是因为企业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企业家就必须除了关心自己的业务,关心自己的员工以外,还应关心政治、关心经济、关心社会,除了关心中国的,还要关心国际的。因此我认为我看2007年的中国,视野相对会更广阔,角度相对会更客观。《柳传志写给100年后人们的信》”——正确看待社会变化发展。

2.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课堂小结

???????????????????????

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学以致用

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都在世界各地的50***“世界哲学日”活动。2010年11月18日是第九个世界哲学日。世界哲学日的设立是为了“让公众注意到哲学在公共生活和全球问题上的启蒙作用。通过促进对话和独立思考,哲学教育能够对建立和平民主的世界作出贡献”。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确立“哲学日”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解析】1.哲学是智慧之学或爱智之学,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哲学的功能是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走进哲学,有利于我们创造更美好的人生;学好哲学,终身受益;哲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

?

三、课后反思。

人们常说,“经历就是一笔财富”,我认为人的经历再加上对这些经历进行充分深入的反思感悟后才真正算是一笔财富。特别是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龄固然重要,但“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个公式永远是真理。所以,我们在每上完一节课后,静心沉思,总会有些成败和得失,抑或有所感悟。如果能及时从课件的设计、学生思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问题讨论、创新能力、多媒体运用等方面做出深刻反思,记下精彩的瞬间或疏漏之处,写下心得与体会,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作为今后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探索规律的依据,则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课后整改,重在及时,贵在坚持。课堂上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种“灵感”、“顿悟”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去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在记录了一定时期后,还要及时地进行归纳整理,要学会“反刍”,且能从“点点滴滴的小收获”中悟出教育理论的“大道理”来,从而使第一手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高度,并从教学理论上进行验证,形成从“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课后整改,不仅有利于拓宽自身的专业视野,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把已有的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而且还有利于开创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

?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政治教学设计(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