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yangshegnhui”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5:31:42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魏某某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3.让学生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稀动物,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教学难点]从麋鹿多舛的命运,领悟到野生动物的命运往往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情境创设。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种动物,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种动物?(麋鹿)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麋鹿的?(板书:外形、习性、经历)

二、学习“外形”。

1.麋鹿到底有着怎样的外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描写麋鹿外形的句子。

2.交流。

3.你觉得它的外形怎样?(奇特)

4.正因为麋鹿的奇特外形,使它走进了神话世界。据说---(引读)体会麋鹿不一般的外形。

三、学习“习性”

1、过渡:第3自然段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2.默读第3-4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麋鹿生活习性的句子。把你最感兴趣的和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4、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它的外形有联系吗?

(1)体重---250千克(草食性)

(2)尾巴---鹿科动物中最长(有利于驱赶沼泽中的蚊蝇)

(3)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能轻快敏捷的行动)

(4)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变成棕灰色(有利于隐蔽)

5.看来,麋鹿的外形之所以如此独特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这就叫适者生存。

6.这是一篇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特点时会采用一些说明方法。在本段中,作者都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使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四、学习“经历”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麋鹿家族的生活并不是像现在这样舒适悠闲,他们还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1.学生自学麋鹿的传奇经历,完成表格

2.全班交流

年代

经历



3000多年前

出现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汉朝以后

逐渐减少,后来销声匿迹



1865年

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



1900年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麋鹿惨遭厄运



1967年

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已经增加到400多头



1986年

39头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自然保护区放养



 3.知道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读读5—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感动了、惊讶了、生气了,如果你产生了这样的情感,说明你真正读懂了麋鹿。

4.学生用心默读

5.谈感受,(先说感受再说原因)相机理解“陆续”和“相继”的细微差别。

6.指导朗读

7.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正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人类的贪婪残忍、侵略者的无耻抢夺才使麋鹿有了多舛的命运;要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

五、学习第1自然段

过渡:还好,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这群在外漂泊了大半个世纪的可怜游子们终于回到了自己温暖、舒适的家。它们在这里无忧无虑,你看---(出示第1自然段)

1.生齐读。

2.了解为什么把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说成是麋鹿最理想的放养场所?(土地广阔、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3体会“放养”和“饲养”的细小差别

4.指导感情朗读

六、总结:

同学们,在世界上有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我们人类也将失去这些忠实的朋友,让我们从现在起共同行动保护野生动物。

七、作业:

1.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课外了解麋鹿更多的知识。

八、板书设计:

17、麋鹿

外 形 奇 特

习 性 适 应 保护

经 历 传 奇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