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1活动:教学设计1

本文由用户“ouzo458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06:26:50 举报文档

以下为《通道1活动:教学设计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件: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带上她的眼睛》



研修主题

常规教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



姓名

蒋某某

工作单位

双桂镇中学



学科年级

七年级下期

教材版本

人教版(部编2016)



一、教学目标设计(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要求明晰、具体、可操作性。)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概括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2、抓住文中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人性的伟大。



二、教学重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点、难点)



1、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2、抓住文中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人性的伟大。



三、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知识起点、技能起点和态度起点)



学生对教材的不适应是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最大困扰。初中和小学的教材在教学重点上有所区别,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在短时间内很难转变。

学生生源相对较差。多年来,各小学质量层次不齐,相对较大的、好的小学,比较正规,学生的素质较高些;大多偏远的小学,素质较低,基础薄弱,进入我校的学生差异非常大。



四、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文中的“我”带上了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宇航员的"传感眼镜"--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我”带着她的眼睛完成了她的最后一次地面探索。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宇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底下。从作者的叙述中,我发现了 “我”与那位女宇航员在面对大千世界上极大的反差。

那位女宇航员面对一花一草,都会兴奋的忍不住落泪,她还要为那每一朵花儿起名字,她渴望看到日出日落甚至每一束目光。反之。“我”甚至有些不耐烦,在她热情的请求下,才勉强行动。“我”认为这个世界是枯燥、乏味的。但在她的影响下,也渐渐懂得了珍惜能看到的。



五、教学方法设计(针对学习内容,设计教与学的方法)



自主学习

交流字词作者

整体感知

概括问题答案

细读课文

讨论分析重点难点

归纳小结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请看标题——“带上她的眼睛”, 你能设计几个怎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1)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

(2)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概括文章内容



1、在本文中,开头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样的表现手法叫什么?

2、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这样的伏笔还有不少,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运用旁批法来体会。旁批法我们学过,今天我们继续使用旁批法来自读课文。

1、这种表现手法叫伏笔。

2、(1)“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这是一处伏笔,照应后文的“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2)“热,热得像——地狱。”是一处伏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是照应。

深入体会,伏笔运用。



1、小花的生命是脆弱的,小姑娘的生命同样是脆弱的。所以说,文中这么多的伏笔和照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出小姑娘的处境。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 ?

2、她的心态如何?你从哪 里看出来的?

3、从哪一段里找到的?

4、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齐声朗读第45、45两个自然段,看看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1、小姑娘身陷绝境。

2、平静。

3、第44段。

4、①强烈的敬业精神?;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③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的热爱。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 指名朗读第45、46、47段,在朗读中进一步来感悟人性的崇高与伟大。?

2、同学们想想看,地球在“我”的脑海中变得透明了。地球怎么能变得透明呢?

比一比谁读的好?谁说的好?



八、形成性练习题(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练习题)



目前来看,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那青春的面容将被永远封闭在地心,令人心痛却又无能为力。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进入地心航行的地航飞船“落日20/号”研制成功。你很荣幸,成为了“落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九、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都能找对伏笔及其照应,对课文的主旨大意有清晰的理解,基本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旁批问题的提出要更明确化,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自读课文中注意旁批的阅读提示

2、以伏笔手法为主要教学目标,其实也给教学带来许多局限,如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凸显出来;人物作为任何一篇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对其解读还是有所欠缺XXXXXXXXXX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速稍快。

4、教师自己讲得还是有点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通道1活动:教学设计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