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形式美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文由用户“早晨天黑了”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20:33:37 举报文档

以下为《艺术美形式美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指导思想:

通过《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为辅导,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二、教材分析

理解了艺术作品的具象、意向和抽象三种艺术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的美术鉴赏的专业知识学习,即: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以及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同时,为接下来的各时期、各类美术作品的鉴赏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由于在初中时期很少接触美术鉴赏内容,对国内外美术作品了解甚少,而第6课《艺术美和形式美》是培养学生鉴赏基础,带领学生进入专业审美层面的基础课,向专业鉴赏迈进一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基于对教学内容、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1、知道美术作品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让学生脱离简单分辨“漂亮”与“不漂亮”的自然状态,进入更高的审美阶段。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欣赏、探究促进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感受理解。

3、正确的认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体验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及艺术价值,感悟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

教学重点:艺术美与形式美不是现实的直接反映,是艺术家的创造。

教学难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抽象性。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课以“对比鉴赏法”为主,结合交流讨论法、观察法,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完成教学目标。

借助多媒体课件、图片、学生学习材料等手段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提示

教学活动与指导要点

预期学习效果



1.欣赏、交流

利用图片对比,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诱发探究

教师引导:对比美术作品《无名女郎》和《欧米艾尔》,提出问题:他们谁更漂亮?(出示图片)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在问题中产生好奇,带着疑问走进课题。



2.讲解、互动

采用比较讲授法为主,教师利用对比图片,让学生通过对比去发现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从专业层面去理解。

1、请阅读书中课文第一段并提出:漂亮是美术欣赏的标准吗?(出示一组图片)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是等同于现实中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2、利用生活中的向日葵梵高作品《向日葵》对比,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家自由自觉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将社会美和自然美纳入心灵,用情感去冶炼它。教师出示图片,学生通过教师启发引导结合图片区立即艺术美。

3、教师结合吴冠中《春雪》和卢某某《老国王》引学生认识什么是形式美的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以及它们在绘画中的表现?

(1)、语言元素(点、线、面、体、色)及其所构成的形态变化;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3)、语言规则(变化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4、比一比,找一找。每组学生发给两张图片,结合学习材料去寻找图片中蕴含的语言规则,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感悟。

学生分组自学并阐述本组的学习结论

教师记录学生观点并结合图片阐述自己观点。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启发知道:漂亮不是美术鉴赏的标准,从而提出艺术美。

2、通过对比,让学生清晰了解艺术美以及产生依据。

3、学生能从专业层面去理解和掌握艺术美以及形式美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4、激发和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形式美的语言规律



3.教学反馈

分析作品《夜巡》

出示伦勃朗的作品《夜巡》,分组让学生利用所学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什么是黑影强光?

分析并能结合所学形式美规律表达自己的见解



4、课后拓展

结合东西方作品(提供图片)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获得审美感受。

去发现身边周围事物的美。



5、课堂总结:



通过对比,让学生们了解“形式美”,“艺术美”。

培养美的眼睛。





《艺术美与形式美》一课教学反思

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使学生全体、全面、全过程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获取知识,感受情感价值,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一、教学观念的改变,体现“高中新课程、新课改”精神,“换位思考”对待学生。

教师的观念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法,课程设置中给予学生施展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平等的状态中轻松学习。

二、教学方法

1、对比鉴赏

通过对比,找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本节课中对比鉴赏这一鉴赏方法贯穿始终,学生在不同的对比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去理解。

提问

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的:

(1)从师生互动,换位思考的角度进行提问。

(2)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角度提出问题。

(3)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提出问题。

3、处理学生答题的策略

(1)肯定。肯定能让学生更有自信。

(2)引导。适当的引导会让学生的答案更自由。

4、大师作品分析。

从大师作品中去感受大师作品的魅力从而从心灵上去贴近大师。如:梵高《向日葵》,罗丹雕塑;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潘某某《荷》等。

本课中有意识安排中西方绘画对比鉴赏,通过这样的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各自的绘画风格特点,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

三、学生学习检测策略

1、学生课后自测

课程末尾,通过大师作品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2、课后拓展的策略

最后以一组东西方美术作品图片来拓展学生去认识和发现自己身边、周围的美,并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去感受美。

四、教学评价的策略

学生的自评、互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高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所以不急于去评价学生的答案,而是让学生们在讨论中有所得。

五、课后总结

(1)进一步探究美术课中师生互动方向。

(2)教学内容的处理与选择。面临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如何有的放矢的、选择性的进行教学,这也是我将努力完善的。

六、教学体会

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倡导以教材观、教学观和学生观,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参与、讨论,在师生共同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本课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反馈中、作品分析理解过程中得到情感上与价值观的不同感悟,师生共同成长,真正实现教学零距离,双赢的效果。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艺术美形式美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