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噢归宿”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20:32:07 举报文档

以下为《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第六课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艺术美与形式美

课业类别:鉴赏课

课  时:1课时

学 校: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一,设计思想:通过通俗易懂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比较抽象难懂的美术专业术语,引领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陶冶情操,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二、学情分析:学生美术基础相对缺乏,平时接触的也少,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很浅显,想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观察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美术鉴赏是高一学生的必修课之一,那么美术鉴赏到底鉴赏什么?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实际而又不太清楚的问题。既然鉴赏美术作品,难免要学习到一些专业的美术术语和美术专业知识。这节课遇到的问题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知识结构:

本课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欧米埃尔》提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艺术所特有的美,以改变一般人的“漂亮”或“好看”的审美观念。这样片面的理解和分析作品不仅影响了人们对美的认识,也有碍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由此强调美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的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第二自然。

第二部分“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中对“艺术美”及其表现作出说明。这里的美术形象和艺术形象已经不是指某种具体美术类型中的特定形象,更不是指具象艺术中的人物等可辨形象,而是包括三种美术类型在内的美术作品所塑造的“美术”形象。

第三部分“什么是艺术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指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既相互包含、渗透又彼此具有独立性。

还具体说明构成形式的三个主要方面:

美术的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所形成的形态变化。

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主要来源于此。

三、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从身边发现美,培养审美的眼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是如何通过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和发现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五、教学方法:鉴赏、讨论、分析等。

六、、教具准备:电教设备、多媒体课件,黑板、课本。

七、学具准备:课本。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幻灯片展示图片:

1、《无名女郎》  克拉姆斯柯某某(俄)

2、《欧米艾尔》  罗丹(法国)

分析:

先从直观的角度分析理解这两件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

1、《无名女郎》:

2、《欧米艾尔》:

罗丹的主张就是:“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能算是美的。”形象丑陋、干瘪如柴的老妇是一件恒世的佳美之作。 它让人们不忍目睹,不仅没有歧视之意,反而产生深深的同情之心,并为其社会所造成的苦难感叹不已XXXXXXXXXX

(提问)罗丹的这件作品为什么既不“漂亮”,也不“好看”,却能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震撼?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这就是这件艺术品所集中展现给我们的一种另类的美,就是“残缺美”、“凄美”。这里的“凄美”中的“美”,更多的取决于精神内质,而非外貌之美或外在因素

(得出结论)

漂亮不是鉴赏美术作品的标准。

二、引出课题:《艺术美与形式美》

(概念)

1、什么是艺术美?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由艺术家通过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创造出的艺术所特有的美,其中包括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来实现的.

2、美术的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彩

(作品鉴赏)(幻灯片展示)

1、《父亲》  罗某某

(提问)

同学们看到这幅作品,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这幅画以人道主义的情感述说着对中国农民的关爱和对乡土的眷恋,它以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使观众直接看到了自己身边的现实并引起人们的思考,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伤感或人道主义的情感

(引导性分析)

这幅画的艺术美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段来实现的?

照相写实法 、巨幅画像的形式

2、《艾普色姆的赛马》  热里柯 (法国)

(提问)

1、对照马奔跑时的照片,看看画里马跑的姿势是否真实?

(学生回答):不真实

2、既然不真实,那这幅画的艺术美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回答,教师做提示性总结)

作者画的是马跑时的感觉,他以低矮、翻滚的乌云来衬托赛马时的紧张气氛。这就是艺术美和形式美所表达出的特有的魅力。

二、什么是形式美?

先不作解释,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1、《雄视》  潘某某

让学生从中国画的审美角度对这幅作品进行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分析。

(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笔墨、浓淡、虚实,构图、章法、布局等)

2、《孟特芳丹的回忆》  柯某某 (法国)

引导学生针对这幅风景画进行分析。

(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

(结论):

形式 美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语言元素,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从现实中提炼而出,但它更强调实现内容的手段,即手段本身的美。

构成形式美的主要方面:

1、美术的语言元素:

点、线、面、色彩

2、美术的语言手段:

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3、美术的语言规则:

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

三、学习与实践

1、幻灯片出示两组图片

分别让几位学生以连线的形式找出相应的答案,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出示正确答案并作简单的分析)

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类似于美术作品里的艺术美与形式美,刚才我们大家看到一些图片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只不过我们大家平时没有注意关注罢了,所以我们今天通过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学会运用美学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身边是事物,去领悟美和感受美,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勇于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美。

2、幻灯片展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

请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诵,其它同学在听的同时,找出这首诗的艺术美与形式美。

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如同美术作品里的美,但是它们所呈现给我们的可能更含蓄,更富有内涵,更需要我们去用心体会,用心理解才能真正领悟。

四、课堂总结

以康定斯基的一段话作为这节课的总结:只有形式对心灵产生作用时,我们才能理解和欣赏一件作品;也只有通过形式,我们才能理解内容并欣赏一件作品。

艺术美与形式美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话题,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身边是一些事物来做分析说明,可能才能理解,当然,仅仅一节课也许并不能使学生的鉴赏水平能够提高多少,但至少我们在逐步走进艺术,只要经常坚持不懈的去体会和领悟,相信我们的鉴赏能力会逐步提高的,同时也说明对于如何分析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才能有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让学生采用对比的手法说出自己对这两件作品的不同看法。如何再引导学生进入到一个专业的层面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通过罗丹的《欧米艾尔》提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艺术特有的美,以改变一般人习惯的“漂亮”或“好看”的审美观念。因为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也有碍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由此让学生明白美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出的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第二自然。

以《父亲》这幅学生相对熟悉的作品来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形式为内容服务的。

让学生明白无论哪种美术形象,它们都不是与生活等同的,而是艺术家运用艺术的语言,并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则对现实生活进行再加工的结果,反映了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的精神与审美理想。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在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之间的渗透使得这个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况专业性又非常强,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特意有针对性的选取了两组图片,让学生自学会从中发现艺术美与形式美,培养审美的眼睛。并且指出,美就存在于我们身边。

艺术美与形式美不仅仅是存在于美术作品中,通过这首诗歌让学生明白在文学和音乐当中也存在着艺术美和形式美。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艺术美与形式美

学校: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学科:美术

姓名:金某某

电话:***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