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兰亭集序》
姓名
何某某
工作单位
靖远一中
学科年级
高一
教材版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兰亭集序》的课文内容,掌握有关本文重要的词语和句式的意思,懂得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进而理解有关作者的人生逸事和《兰某某》在书法文学史上的地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美文的能力,尤其是鉴赏能力,同时打通文学与绘画书法音乐的联系,充分展示审美教育,让学生在“美”中学。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懂得作者在行文中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挖掘学生珍视经典美文的潜在情感,为培养阅读经典的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兰亭集序》的课文内容,掌握有关本文重要的词语和句式的意思,懂得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进而理解有关作者的人生轶事和《兰某某》在书法文学史上的地位。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美文的能力,尤其是鉴赏能力,同时打通文学与绘画书法音乐的联系,充分展示审美教育,让学生在“美”中学。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储备,但是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存在畏惧心理,感觉知识点琐碎,需要积累的东西很多,心中嫌麻烦。初中文言文比较短小,内容浅显易懂,而高中文言文篇幅比较长,内容上理解起来有难度。所以,要帮助学生克服对文言文学习的畏惧心理,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同时要从文化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分析
继续培养提高学生朗读文言文的能力。
一些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积累。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了解本文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特色。
五、教学方法设计
1.安排两课时。
2.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结合课后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5.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组织各组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我了解到的王羲之其书其人其事”。
学生活动——各组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并制成幻灯片,课上向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网上搜集和筛选资料、组内汇总、代表汇报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人文素养,达到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同步。
教师活动——设问1观赏视频后概括出作者的“乐”包括哪些内容。2作者是如何用文字“画”出兰亭胜景的,试描绘。请学生找出相关内容在书上勾画作批注。
学生活动——在书上勾画作批注,想象兰亭美景,感悟作者的“乐”;到白板前演示自己作的批注。
设计意图——影像将学生带入情境;要求学生作批注,训练学生用旧知分析文本从而获得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习惯,达到传播知识与传授学习方法同步。
教师活动——设问1作者为何"痛"?2王羲之是个悲观主义者么?要求学生勾画关键句、思考、作答。
学生活动——勾画关键句、思考、作答;看视频,知背景;赏杂志,找同感;观影像,悟人生。
设计意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当时政权的频繁更迭和残暴的政治迫害让当时文人选择了谈玄悟道或放浪形骸,帮助学生理解王羲之想到他们无论选择哪种方式生活,都在一天天走向衰老死亡,所以“痛”。电子杂志收集古代中外作家关于“人生苦短所以应该珍惜生命、建功立业”的文字来帮助学生横向联系,深入理解王羲之的“死生亦大矣”。教师设计的影像用强烈的感官冲击引导学生树立“珍惜生命,有益他人” 的人生观,达到情感态度教育与价值观引导同步。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即作为“后之览者”,读完本文你对人生有何感悟?结合本文,写一篇三百字以上的随笔。教师通过网上回复加以点评指导。
学生活动——学生课下登陆教师博客,阅览教师提供的拓展阅读资料,写出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网络博客将课堂引发的思考深化。
七、板书设计
乐———— 畅叙幽情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流觞曲水
美
景
不
常
痛————— 修短随化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