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ete4ytrut”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1 16:19:44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件:研究报告参考模板

研究报告



个人信息

姓名

王某某

教龄

4年





学校

***

任教年级学科

一年级语文



教学设计方案改进说明

教学目标:

????1.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2.认识7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

????3.在观察比较、诵读中感知反义词,感受汉字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

难点:1.认识7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

?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看图识词。

1.谈话导入。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出示图片(中有关的小图片:黄牛和猫;一群鸭子和一只鸟)引导同学们自主发现。

随机学习生字,分类学习生字。重点指导“猫”“杏子”“鸭子”

3.再观察图,发现大小多少。

二、学习童谣,识字析词。

谁能说说哪个小节是写比大小的,哪个小节是写比多少的?

1.学习第1、3小节。

 (1)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1、3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果和枣。)

(2)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

(3)学习第三节

(出示图文)来,你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一个苹果一颗枣”,(故作若有所思状)咦,枣子为什么要用颗呢?来看颗的部首页字旁。

(出示“页”),这是页的繁体字(出示“?”),看页的古文,颗的本义是指头颅,因此脑袋就说“一颗”,后来指圆形或颗粒状的较小的东西。读,一颗枣。

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

“颗”还有一个读音一样,长得很像的双胞胎兄弟呢?是哪个字?来看棵的偏旁木某某,古文字是这样写的,指的是树木,那木某某的字就与树木有关。颗:用来形容颗粒状的东西。棵:与树木有关。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出示“①颗、②棵”及句子)院子里种着一(??)枣树。师:伸出手指给我看,第几个?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一(??)(??)枣子。(老师边念边填空)

(4)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比较大小?(学生讨论,交流。)

2.学习第二,第四小节。

师:除了比大小,还比了什么?(多少)哪个小节是比多少的?(第2、4小节)

(1)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2、4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一群鸭子和一只鸟,一组是一堆杏子和一个桃。)

(2)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白什么多什么少。(板书:鸭子——多鸟——少;杏子——多桃——少)

(3)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学生讨论,交流。)

(4)(出示“群”字及出示一只鸭子)是一群鸭子吗?

(又出示两只鸭子)现在是一群了吧?

(故做不解)到底什么才是一群呀?生:很多很多才是一群。(出示一群鸭子图)

(5)谁来读??把谁多谁少读出来。指名读、齐某某

(6)人或动物多了我们可以称为群,那很多东西放在一起,(出图:一堆杏)我们又该怎么说呢?

认识“堆”

堆也是形声字,它的本义就是堆在一起的沙石泥土(出示图堆积的砂石泥土),所以左边是——“提土旁” (出示提土旁)为什么叫它提土旁呢?(出示土字)右边的隹字表示堆的读音(隹变红),它的本义是一种短尾巴的鸟。(出示土豆、苹果、杏子图)现在,可以说一堆——还可以说一堆什么?评:哎呀,可真多!好多呀!

三、练某某巩固

1.?来,我们把韵文连起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师拍手读前两节,学生拍手跟读后两节)

2.?除了拍手读,你还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自己练一练吧。(学生练某某,师巡视预选)

3.谁愿意到前面来读一读?

四、扩展训练

看图创编儿歌。

五、指导写字

1.?会读,会认,会编,还要会写。

?写“小”“少”

看看“小”字的书写笔顺(看屏幕“小”字书写)我们要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来,写一遍。竖钩落中线,两点各一边。(完成小字书写)

2.少,看它和“小”字有什么区别?(师写少字)

3.生写。

五、总结回顾

六,作业

写生字“大,小,多,少,果,鸟,牛”,学会给她们组词。







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学习课文,体验学习的乐趣。



课堂教学反思



本课是通过不断比较得出大小多少的结论,可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以课文给的方式续写大小多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上课时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学习课文,体验学习的乐趣,对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很有帮助。



听评课老师的评价意见



这节课是以游戏方式上课更让学生乐于学习和接受,学生积极性较高;图片结合更直观,符合小孩子的特点;上课引导较好,肢体语言丰富。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