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张某某 教学设计《雾在哪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 学 设 计
教师
张某某
学校
清平小学
年级
二年级上
授课时间
2018.11.7
教学内容
《雾在哪里》
课时安排
2
授课类型
新授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比较乐于阅读童话类文本,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也是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有部分生字会造成阅读障碍,同时,二年级新课程标准要求“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二年级的学生在写话上表达还不清晰,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为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和写话的兴趣。
教材分析
《雾在哪里》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因此在教学本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外,更重要的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
教学目标
1.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岸、屋”两个字。
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
3.读通大雾笼罩后的景色长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岸、屋”两个字。
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
教 学 过 程
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
新朋友的哥哥姐姐迫不及待地想先和你们打招呼呢!(雪、露、雹)
2.发现共同点:雨字头。
3.揭示课题:雾
(教师相机板书指导教学“雾”字,重点提醒雨字头的写法)
4、交流你看见过的雾
5.他可真淘气!今天早上我带他来的途中,他又躲起来了,现在老师找不到他了,我可着急了,雾它到底在哪里?(板书课题)
二、 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播放老师读的故事视频,要求思考:雾到了哪些地方。
2.抽生回答并板书:海上、岸边、城市。
3.相机指导“岸”字教学。
4.学生再自由读课文,圈出汉字宝宝,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同桌抽读字条里的字,要求:对的打钩,不会的互相帮忙。
6.字条里的生字教学。
(1) 第一组:“岸、梁、甚、至”,上下结构,重点指导正音。
(2) 第二组:“淘、暗、躲、切”,左右结构,抽生读。
(3)第三组:“于、失、街”,特殊结构:独体字、左中右结构。
7.摘苹果游戏,检测。
三、学习课文,体会雾的淘气
1.生字宝宝跑到句子里,你能读通顺吗?(学生自读练习)
2.抽生逐句指导长句
①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②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③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3.用换一换的方法(轮—论)进行“论”字教学。
4.师生共读,体会雾说话的语气。
(1)出示雾说的话,找出共同点:藏、我要。
(2)激趣感悟:雾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捉迷藏。
(3)师生共读
{生:“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师: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生:“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师: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生:“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师: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5.利用图片指导象形文字:“屋”
6.点题:雾是一个淘气的孩子
7.发散思维:雾还是什么(魔法师、画家XXXXXXXXXXXXXXX)
四、 指导写字
1.出示“岸、屋”两个字,观察方法一:看清结构。
2.记住写字要点。
3.记住要点跟着教师写“岸”
4.跟着电脑写“屋”字。
5.动笔临写写字卡。
6.教师展示评价。
7.学生互评。
拓展练习
推荐科学童话《杨红樱科学童话》《种子旅行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张某某 教学设计《雾在哪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