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狐假虎威
主备人:翟某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认本课17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揭示寓意。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课题
1.师: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出示插图一)
想一想,狐狸会被老虎吃了吗?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领读课题。提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XXXXX、jiXXXXX)在这里应读jiXXXXX,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课题中的“威”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
2.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威、寻、扑、扯、嗓、抗、猪、趟、蒙
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转、猪”是翘舌音,“闷、寻”是前鼻韵母,“嗓、抗、趟”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XXXXXng,不读mXXXXXng.,齐某某。
(2)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读。
(4)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狐假虎威、寻找、食物、违抗、威风、野猪、受骗、借着、爪子、纳闷
(5)自由练某某,抢读词语卡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同学们选自己能读好的一节认真练某某,要求把它读流利。
2.指名分小节朗读全文。师生评议。
3.老师指导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4.采用多种形式分小节再读课文。
5.整体感知,思考问题: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3.进行书写指导:
注意:“爪”的一竖在竖中线上,“命”不要丢一横,指导书写“食、眼、爪、命”。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来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坐姿和书写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词语读准确了,课文也读通读顺了。下面,我可要检查一下咯,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些词语的。(课件出示词语)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狐狸欺骗老虎的故事,那么,狐狸是怎么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教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好象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指名讲。
3.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4.尽管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还是逮到了它。狐狸为什么是“窜过”呢?为什么不用“跑”呢? “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5.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老虎凶猛的特点,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6.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小组讨论。
(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二)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1.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狡猾的狐狸——
2.自由读2—5小节,思考:狐狸说了些什么,是怎么说的?用“——”线划出。
3.指名回答。出示重点词语: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什么是眼珠子骨碌一转?学生做动作体会。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
4.指导学生读出狐狸与老虎不同的语气。
5.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出示练习:孩子们,你们看这真是一只( )的狐狸!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
6.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7.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8.讨论后回答。师生共同评议。
(三)学习六、七、八自然段。明白“谁之威”。
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
学生勾画相关句子,指名读。
出示: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2. 出示第二幅图,这时,狐狸是怎样一副模样,而老虎呢?找出文中的词语读一读。
3.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板书:
狐: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4.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5.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6.指导朗读,分别读出它们不同的样子,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练一练。
7.森林里的小动物什么反应?找出相关词语:“纳闷”、“撒腿就跑”。
小动物们为什么会“纳闷”?后来为什么又“吓得撒腿就跑”?指名回答 。
8.体会老虎、狐狸和野兽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好不好?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狐狸为什么能吓跑森林里大大小小的百兽?
2.指名回答。
3.齐某某。
出示练习:事实上狐狸是( )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狐假虎威”的意思是说( )
四、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这堂课我们学了狐假虎威这个故事,故事中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和家人朋友们分享一下吧。
五、拓展升华
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想一想,说一说。
板书设计
22.狐狸分奶酪
主备人:翟某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
(2)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2.能力目标:
(1)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2)结合故事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狐狸的认识。
3.情感目标: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狐狸的形象。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欣赏,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几组图片,学生说出故事的名称。
2.说一说你对狐狸的印象是什么?
3.今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狐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勾画出本课生字词。
3.出示本课生字词,学生认读。
奶酪 嚷 轮流 剩下 整块 咬 使 帮 吵 急
4.小组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大声朗读课文,思考:故事中都有哪几个角色?本文主要讲了狐狸的什么事?
2.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学写生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3.注意“咬、第”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导入新课
提问:本文讲了狐狸的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1.熊某某和熊某某为什么拌起嘴来?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正在这时候,狐狸来了,它怎么帮熊某某和熊某某分奶酪的?
4.你猜一猜狐狸会怎么分?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理解重点词语:“笑了笑”、“掰”、“仔细瞧了瞧”、“咬”。
5. 找出描写熊某某和熊某某语言的句子。
6.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语气。
7.最后狐狸分均了没有?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8.再一次朗读课文,体会狐狸的形象。
四、体会形象,感悟道理
透过狐狸分奶酪这件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你会用哪个词来形容呢?为什么?
五、拓展延伸
1.狐狸说自己分得很公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2.课外阅读:高洪波写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板书设计:
狐狸分奶酪
熊某某 吵 帮忙
熊某某 自私 狡猾
教学反思:
23.纸船和风筝
主备人:翟某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明白“拥有朋友,一生幸福”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懂得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2)培养学生敢于尝试、认真倾听、大胆探究的精神,以及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导入:在一座美丽的小山上,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暖暖的谅解和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让两只可爱的小动物成为了一对好朋友。(课件出示“纸船”和“风筝”。)
2.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纸船和风筝。教师板书课题。指导:“筝”单独出现时读一声,和“风”组词时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词
松鼠 折纸 草莓 抓住 幸福 哭了 但是
愿意 取下 扎风筝 漂呀漂
2.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桌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3.同桌互相读词语。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4.出示生字:折 纸 张 祝 扎 抓 但 哭
5.单个读生字,齐某某生字。
6.交流识字方法。
7.正音:“扎”和“折”,借助字典及图片,让学生明白多音字可根据它的意思来选择它的读音。
8.关注三拼音节“抓”,运用归类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抓”字,并积累更多的带有提手旁的生字。如“扎”“折”。
(二)学写生字、规范书写
1.“折 纸 张 祝 扎 抓 但”都是左右结构的生字。
左右结构的字书写口诀:左右等宽向某某, 左右不等瘦让胖, 主动避让有礼貌, 巧妙穿插真友好。
2.“哭”是上下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上下两部分的重心要在一条垂线上,保证上下对正字才端正。
3. 教师范写,学生在写字纸上自己写一遍。
4. 学生自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将课文读的流利又通顺。
2.又读了一遍课文,你哪里读得有进步或者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3.文中的小熊和小松鼠是一对好朋友,(师板画)找找它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学生上黑板贴图。
4.出示文中句子,辨析同音字“漂”和“飘”的不同。并加以运用。
5.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练某某两句话,学会读文边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一、品读领悟,体悟情感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 师生一起合作读读课文。
2. 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了解小熊和松鼠的家所在的位置,根据课文内容练习说话,描述小熊和松鼠的家。
(二)学习2-6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2.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 (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那纸船和风筝是怎样让它们成为好朋友的?
3.交流:(纸船和风筝、松果和草莓、祝你幸福、祝你快乐)
4.学生分组赛读
5.纸船和风筝为它们传递了慰问和祝福,给它们带来多少欢乐呀!那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感受它们的欢乐。
6. 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三)学习第7自然段。
它们的友谊出现了什么波折?
(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四)学习8、9自然段。
1.如果你是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某某。)
2.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五)学习10、11自然段。
1.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2.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3.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二、拓展练习,思考升华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
3.思考:怎样才能维护一段真挚的友谊?
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4.结束语:孩子们说得太好了,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你就会拥有幸福和快乐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 纸船又漂流在水上,风筝又飘荡在山顶,松鼠和小熊还会在纸船和风筝上写些什么?自由发言。
2.联系文中的第二幅插图,试着填一填。
当___时候,小松鼠觉得特别幸福。
当___时候,我觉得特别幸福。
3.请同学们亲手为你的好朋友制作一件小礼物,同时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上面,送给你的好朋友,好不好?
板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小熊???? 松鼠
纸船 风筝
吵架---和好---好朋友
教学反思:
24.风娃娃
主备人:翟某某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通过朗读使学生感悟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难点: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一定很喜欢娃娃吧?你们自己有玩具娃娃吗?有什么娃娃?娃娃有很多种,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们要认识一个新娃娃:(板书风娃娃,让学生齐某某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 2、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把它读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流利、正确。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我会写的8个生字娃娃,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练习组词 3、你是怎样认识这些生字的? 4、教师重点指导一下生字的书写。 吸 表 极 号 5、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6、教师讲评学生的书写。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可爱的风娃娃在妈妈的关心下,长大了,有一天,妈妈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可以离开妈妈了,你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许多事!”风娃娃娃娃听了,快活的答应了,你们想知道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吗?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学习课文
1、通读课文,理清线索读课文,想想风娃娃做了那些事? 教师板书:吹风筝 吹风车
提出问题:这些事情对人们都有用吗? (让学生进行分析,其中那些是做的好事?那些是坏事?) 2、提出质疑,小组讨论 (1) 风娃娃为什么好事办坏事? (2) 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好事?
3、学习第二段
(1)进行对比朗读,让学生边读边划出重点的词语。
(2)请学生画出风娃娃受到人们赞扬后的表情,并请学生用风娃娃此时的心情去读本文的题目。
4、学习第三段
(1)自由朗读第三段,让学生按照第二段的学习方式进行分析。
(2)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它会想些什么?
(3)他是怎么做的?急忙说明了什么?你能说一说他的近义词吗?
(4)纤夫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怎样感谢风娃娃呢?
(5)过度:“风娃娃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提出问题:这样的想法对吗?
学习第五-七段
让学生找出风娃娃做的第一件坏事是什么?第二件坏事又是什
么?
风娃娃看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结果怎样?
风娃娃听到了人们的责怪,它是怎么想?(读一读这句话?)
问学生,如果是你们会对它说什么?(指导学生说话时的表情)
请你评价一下,风娃娃是一个怎样的娃娃?(通过让学生体会、感
受、评价、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6)总结: 从风娃娃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知道我们以后做事该怎么做了吗?对,以后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只有动手又动脑,事情才能做得好。 三、延伸思维 你帮助过别人吗?说一说好吗?
板书设计:
风娃娃
要帮人们做事: 田野里吹风车 人们高兴
河边吹帆船 他也高兴
好心办坏事: 广场上吹风筝 人们责怪
庭院里吹跑衣服 他很伤心
马路上吹折小树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主备人:翟某某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认写“厅、厨厢、漠”等7个生字,学习象声词,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歇后语,理解歇后语的含义,学习左右结构的生字中左右相等的字的写法。
(3)积累学习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理解其含义。
(4)阅读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理解故事包含道理,明白“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诵读积累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同学朗读、说话、写话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从生活学习知识。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写字,积累歇后语和成语。
2.学会阅读文章。学会独立思考,理解寓言寓意,培养健康心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有着千千万万中不同种类的动物,万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能繁荣昌盛,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各种不同的动物吧。
2.(出示课件)一起读一读。
第一组:浪 猩猩 海龟 白鹤 鸽子
第二组:羚羊 蚯蚓 螃蟹 蝴蝶 蚕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学习生字:狼 猩 鹤 鸽 羚 蚯 蚓 螃 蟹 蚕
4.教师示范书写,注意书写笔顺。
5.学生在田字格本中练习,注意写字时字的间架结构,教师巡视指导。
二、字词句运用
学习拟声词
1.出示课件,读一读。猜读生字。
提示:(它们都是形声字,字体的一部分表示读音。)
第一组:啪 唰 吱呀
第二组:嘟嘟嘟 呱呱呱 咚咚咚
第三组:哗啦哗啦 叽叽喳喳 嘻嘻哈哈
2. 读一读,教师领读。指名读。
3. 教师讲解词语意义。
4. 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这些词语都是表示声音的词语。有单音节词,有双音节词,有三个音节,也有四个音节,有ABAB式,也有AABB式。
5.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在句子里。
(1)大家都睡着了,突然想起__________ 的敲门声。(咚咚咚 啪啪啪)
(2)____________,雨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那你们知道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童话,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抒情说理的文学作品,童话具有寓教于乐,突出形象性,注重趣味性,讲究可读性的特点。)
3.今天我们学习“我爱阅读”中的《称赞》,自己读读这篇文章,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读完后交流)
二、引入课题,初读童话。
1.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称赞》。
2.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词。 (2)说说那些字比较容易写错。 (3)指名读课文。
三、联系故事,学习道理。
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小刺猬称赞小獾让小獾获得了自信,小獾送小刺猬椅子做为回报,小刺猬也回送了苹果。
2.小獾为什么要给小刺猬送椅子?你怎么知道的?
3.小獾具有怎样的品质?书上又是怎么写的?
4.小结:当我们大方的称赞他人的优点,不仅会给他人带来自信和快乐,同时也能收获友谊和尊重。
四、联系实际,领会寓意。
1.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自信”的看法么?(交流)
小结:大多数人在面对困难时会有退缩的心理,但却能因为别人的称赞而获得自信去克服困难。
2.说说身边,或者看过的书籍报刊中有关自信或者称赞的故事
教学反思: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