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一个老人一个故事

本文由用户“fl59838925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15:49:50 举报文档

以下为《新教案-一个老人一个故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个老人 一个故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的

了解祖辈的生活经历,加强与祖辈之间的情感沟通,反思自己与爷爷奶奶相处时的不敬行为。

学会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尊重老人,主动关心老人,养成适时陪伴老人、倾听老人的习惯。

学会祖辈身上优良的精神品质,从祖辈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收获延续良好的家风家训。

二、背景分析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领社会风尚。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学生群体中发扬敬老的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做新时代的文明好少年。

2、与校本德育课程形成合力,实现立德树人。目前我校正在积极开展《争做新时代美德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本次班会的开展也契合了校本德育课程,力图与学校的德育教育形成合力,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意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学情分析

六(1)班学生,男生13人,女生12人,其中马桥本地学生有11人。学生的优势:思维活跃,能说会道,有想法,善良,有爱心。学生的劣势:娇生惯养,情感不够细腻,不够懂得体谅长辈、关心长辈。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敬老爱老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际生活中却却很难去落实。为了让学生能将敬老之心落实于行动中,恰逢3月5日学雷锋,我在班中策划了以《向阳花开 为爱绵延》为主题的慰问独居老人志愿者活动。志愿活动开展非常顺利,学生帮扶老人的积极性高涨。然而,活动结束后,我班仍有不少家长向我反应,自己家的孩子虽然在帮助困难老人方面表现的很有善心,但是他们在家对自己的长辈却不够尊重,老人做到饭菜不爱吃,周末也不愿意抽时间去探望爷爷奶奶,有的孩子甚至连最基本的倾听老人说话的习惯都难以做到。之后,我分别从学生、家长层面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当面沟通等方式去进一步了解问题,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主要有:1、生活习惯不同。2、学生以自我为中心。3、沟通方式有差异。4、思想观念不同。因此,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一个老人 一个故事》,我试图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老人、了解老人,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老人,并且将敬老爱老之心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去。

四、课前准备

1、学生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了解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以及他们向往的幸福生活

2、学生整理爷爷奶奶年轻时的故事,准备展示交流

3、学生编排歌曲节目《陪伴》

4、教师编写针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

5、教师组建本次主题班会的委员会,分小组布置任务

6、教师制作班会课PPT以及老人们的照片合集

7、家长提供老人年轻时珍贵的照片

五、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引入

观看《向阳花开 为爱绵延》志愿者活动视频回顾

引出课题,将学生带入敬老的情境



活动一

想一想:这样敬老?

(1)小品表演《这样敬老》,再现学生平时与爷爷奶奶相处时发生的问题

1.老人做的饭不爱吃

2.周末去看老人不情愿

3.老人让孩子多穿件衣服不耐烦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有没有类似的行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平时与爷爷奶奶相处时存在不够尊重他们的问题,并能够客观地分析原因



活动二

讲一讲:爷爷奶奶的故事

(1)学生讲述爷爷奶奶年轻时的故事

抗美远朝老兵

勤劳朴素的农村妇女

上山下乡的知青

(2)欣赏爷爷奶奶的照片合集,共同回顾他们的青春岁月,并一起听一听爷爷奶奶们的心里话

感悟爷爷奶奶年轻时生活的不易,启发学生对爷爷奶奶要有足够的尊重。同时引导学生感受爷爷奶奶身上那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活动三

说一说:敬老的承诺

学生交流发言,今后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爷爷奶奶?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用实际行动去关心老人,陪伴老人



活动四

唱一唱:敬老的心声

学生表演改编歌曲节目《陪伴》

升华感情,营造温情的课堂氛围,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活动五

总结

教师总结:当青春逝去,年华老去,老人们最期待的就是跟儿孙说说自己过去的故事,儿孙对老人们最好的孝敬就是常在身边陪伴,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总结提升,再次呼吁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关心陪伴自己的长辈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新教案-一个老人一个故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