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大班实验操作科教活动设计方案《神奇的吸引力》

本文由用户“ygxw2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11:58:53 举报文档

以下为《学前大班实验操作科教活动设计方案《神奇的吸引力》》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前大班实验操作科教活动设计方案《神奇的吸引力》

活动目标 :

1、认知目标: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

2、技能目标:学会细致观察,并通过动手探究,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并记录摩擦起电现象情况表。

3、情感目标:激发探索欲望,萌发初步的科学意识,学会与同伴友好合作,并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重点:

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活动难点:

能正确记录摩擦起电现象情况表。

活动准备:

幼儿人数20人(分两组),魔术短视频1个,碎纸屑10包,塑料直尺25个、双面胶5个、胶水5瓶、梳子10把、吹好的气球10个、两种颜色的自制纸盒4干、木棒22个、铁棒22个、丝绵22个、三个信封、三封信等。

活动过程:

Ⅰ、变一变---“纸屑飞起来了”(导入)

以变“魔术”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究兴趣。

1、观看一个魔术短视频,吸引幼儿注意力。

2、老师给小朋友表演“小魔术”

师:小朋友们,观看刚才的魔术,大家都非常感兴趣,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带来了魔术,想跟老师学魔术吗?

生:想学魔术。

老师用与丝绵摩擦过带电的塑料直尺把碎纸屑吸起来,变“魔术”

Ⅱ、试一试---“小纸屑被吸起来了”

教师分发塑料直尺与碎纸屑,每个幼儿一把塑料直尺、碎纸屑一小把,让幼儿自由探索,教师随时指导提示。

(Ⅰ)、我要试一试

1、提出问题:老师早上收到三封给我们班的信,来我们看看第一封信:今天我们大一班小朋友要玩闯三关游戏,第一关:请大一班的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把这些纸屑沾到塑料直尺上,则为闯关成功。(可以用双面胶、胶水)

2、幼儿自由操作

3、教师总结:恭喜大一班的小朋友成功通过了第一关。

(Ⅱ)、我做小小魔术师

1、更深层次提问:现在我们看一下第二封信,请一个表现好的小朋友来打开信封,给大家念一下,第二关:现在小朋友不用双面胶,也不用胶水,谁能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笔把碎纸屑吸起来,则为闯关成功。(并且提示幼儿笔不要挨住小纸屑,但能把小纸屑吸起来)

注意:在分发材料前教师要提出活动要求,在活动中时刻跟进活动要求,并要求幼儿不要把纸屑掉在地上,要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2、幼儿分组操作尝试“变魔术”,教师观察发现问题

幼儿动手操作,一般情况是不会吸起纸屑的。

3、教师示范,指点迷津

师:刚刚小朋友们,特别认真的在想办法,老师表扬大家,可是纸屑没有吸起来,不过小朋友们不要灰心,老师带大家一起“变魔术”。

教师动手实验,让幼儿认真观察,教师要一边做一边说,便于幼儿理解,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摩擦,(动作不能太小,便于幼儿观察),教师在做动作时要嘴里要说:“笔和头发擦擦擦,纸屑纸屑飞起来。”并提示幼儿仔细看纸屑飞起来没有。

4、幼儿再次分组尝试(便于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教师在班里巡回了解幼儿情况,并鼓励指导。

(1)让“变魔术”成功的小魔术师上前面演示一下自己的魔术,并及时表扬。

(2) 让失败的“魔术师”也来前面演示,并鼓励成功的“魔术师”帮助他们,告诉他们为什么会失败,怎么样才可以成功。

注意:在整个过程中提醒幼儿要做一个聪明宝宝,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都要认真观察,并对上前来帮助完成实验的“小魔术师”提出表扬,强调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培养其合作意识。

5、教师总结:恭喜大一班的小朋友成功闯过第二关。两个物体间靠近摩擦,产生了摩擦,是摩擦产生的神奇的吸引力,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Ⅲ、比一比(检测与扩展)

我们大一班小朋友成功闯过了两关,你们表现真棒,看一下我们第三关的游戏是什么,打开第三封信:请小朋友们分组合作运小纸屑,哪组运的纸屑多、速度快,则为闯关成功。20名幼儿分两组,一组10人,每组5个搬运工,5个摩擦工,每组直尺、气球和梳子各5个

(Ⅰ)、我是“小小搬运工”,合作搬运小纸屑:

1、让幼儿用塑料制的梳子、尺子和气球等这些工具,把红纸盒里的小纸屑搬到黄纸盒里,分组搬运,比一比哪组运的时间快,同时使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2、幼儿交流讨论搬运的方法,请速度快的一组分享经验。

3、老师总结经验:老师提供的这些工具都可以运纸屑,摩擦时速度要快,时间稍长,吸的纸屑越多;摩擦面积也会影响吸的纸屑的多少。恭喜第一组的小朋友闯关成功,老师给第二组每个小朋友小礼物:小纸鹤。

(Ⅱ)、分一分:看什么可以使小纸屑飞起来(知识拓展)

1、提供三部分材料:塑料直尺、木棒、铁棒,让幼儿在这三类材料中各挑选一样与丝绵进行摩擦,每人至少做三次实验。

2、幼儿进行猜想:哪种材料可以摩擦起电吸起小纸屑。

3、进行验证,填一填:(纸屑被吸起来时画“√”)

表1-1 摩擦起电现象情况表

材料

纸屑“飞”起来



塑料直尺





木棒





铁棒







注意:每次实验幼儿选择的物品在与丝绵进行摩擦后能够吸起小纸屑就在表格中画对勾,若不能就打叉,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在教室巡回指导。

4、展示分析实验结果

师:小朋友们刚才大家实验时候发现什么小秘密了,是每个材料都可以使纸屑飞起来吗?

幼儿自由交流实验结果。

5把塑料尺子沾水在摩擦让幼儿观察尝试。

Ⅳ、说一说

教师总结:摩擦起电需要的条件是空气和物体相对干燥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在物体潮湿或者空气潮湿的时候就不容易产生静电。

活动延伸:

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现象:

(1)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总结: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的时候,头发会飞起来;晚上关灯我们脱衣服的时候,会看到闪亮的火花;电视机屏幕用物体去触屏会有滋滋的声响;人与人接触会有触电的感觉等等。人体被静电接触或者产生静电会使人感到不舒服,可以洗手脸以后擦香香,避免产生静电。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学前大班实验操作科教活动设计方案《神奇的吸引力》》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