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本文由用户“pulpit49562262”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14:48:30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洋流》教学设计

田某某

一、教材版本

高中地理(湘教版XXXXX必修Ⅰ)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三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的第二课时的内容,讲述海水大规模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本节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是洋流的概念及分类(识记),2、是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3、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简单应用)。

本节教材内容与前后几节教材的内容有紧密联系。一方面,关于洋流的分布规律,与前面所学的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世界气候分布等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就是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 性的体现。

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学习,不仅能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还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对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迁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2.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事物观念。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

1. 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2.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引导教学、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讨论法

七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过程

学生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小视频,创设情境。提问上节课内容

翻阅笔记,回顾上节课内容



活动

清1-2名雪上讲台补充洋流名称

思考讨论



讲授新课案例1

以澳大利亚为例,利用多媒体讲解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

记录笔记 暖流对流经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对流经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案例2

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鱼场的形成(小视频)

在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可是深层的营养物质上泛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因养料丰富而大量繁殖,鱼类大量繁殖,经常形成大型的渔场

渔场名称

暖流

寒流



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来源:学XXXXX科XXXXX网]

千岛寒流



北海渔场

大西洋暖流[来源:***][来源:学|科|网]

北冰洋南下冷水



纽芬兰渔场

墨西哥暖流[来源:Zxxk.Com]

拉布拉多寒流



秘鲁渔场

上升补偿流







案例 3

以航海往返时间案例来解释洋流对航海也的额影响

分组讨论,记录笔记



案例4

投放图片,揭示海洋污染的扩散,随着洋流的运动,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分组讨论,提问总结



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洋流的概念、分类、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兴趣课下可以调查相关资料。



八、板书

洋流

一、概念及分类

二、规律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中高纬度海区 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

南半球:形成环绕南极大陆的绕极环流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 冬季:逆时针

夏季:顺时针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把地理问题融入情境中,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来观察,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一思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本节课教学知识点较多,而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面面俱到,同时又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使课堂时间较为紧张。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