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张某某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教学单元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单元名称
账户和复式记账
课程名称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
授课时数
2
授课老师
张某某
授课班级
财会 1601-1602
授课时间
2016、4、20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所选教材
《基础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学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授课对象:财会专业一年级上学期学生。
专业知识:学生掌握了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等基础知识,具备学习该节的基本条件。
情感态度:对会计专业充满了好奇感,迫切希望接触到与做账相关的知识,喜欢动手操作,习惯于直观性较强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1、了解会计记账方法
2、理解复式记账及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及特点
3、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技能
目标
1、能够熟知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2、熟练计算账户中有关数据
态度
目标
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求知欲和热情,为会计分录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内容
本课题选自张某某 陈伟清主编《基础会计》,200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章第二节--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在学习该内容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等基础知识,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及现有知识结构,整合教材章节内容,采用问题引导的学习方式,通过运用视频、图片以及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手段,使学生理解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及原理,最终掌握六大会计要素在借贷记账法下的登记结构并熟练计算账户中有关数据。
重点和难点
重点
重 点: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及特点
2.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3.计算账户中有关数据
解决途径: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结合图片、视频、课件等信息化手段,来帮助学生掌握该重点。
难点
难 点: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解决途径:通过画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对账户的结构有初步的了解。利用观看视频等信息化方式,有效化解该知识难点。
三、教学资源
资源名称
设计意图
1
考证相关资料
帮助学生了解考证形势
2
会计学习网站
让学生能自主学习
3
包子铺图片
将学生引进生活,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感受会计工作
4
微课
激发兴趣
5
6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序号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设计意图
1
情景导入法
将学生引进生活,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感受会计工作,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
任务驱动法
将一整堂课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可以简化内容方便理解
3
动手操作法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小组讨论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思考
五、教学过程
1、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图文方式简要说明整体设计思路)
整体教学按照激趣——探究——实践——总结——巩固五个步骤开展。
2、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
时长
回顾旧知
提出问题:
1. 什么叫账户
2. 账户的基本结构
3.发生额和余额的关系
提出问题
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点评总结
引入该节课的教学内容
抢答
考证资料
问题导入法
10
激趣(情景导入)
情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思
取得的教学效果:
1、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2、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强化了技能培养,学生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3、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学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情境,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对会计专业的热爱。
不足:
1.积极发言的都是每组的活跃分子,没有让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做到学有所思。
2.因考虑课堂时间有限,在有些问题的引导上急功近利,一些学生本来可以自己思考出的答案,变成了由我迫不及待地说出。
改进方向:
1.还课堂给学生;
2.分层次教学;
3.更新理念,完善风格。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张某某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