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贪吃的小熊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班音乐韵律活动——贪吃的小熊
活动目标:
一、熟悉音乐的AB结构,重点对B段中的音乐变化做出匹配动作。
二、大胆用表情、肢体动作表现自己品尝不同味道的感受。
三、懂得守礼、学会尊重。
活动准备:
一、音乐;图谱;蜜罐图片;蜜蜂、小熊头饰若干。
二、幼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味觉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森林里住着一只小熊,有一天,它去散步,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一座房子,它很想知道里边有什么,于是,小熊冲了进去,发现有好多的蜂蜜,咦!调皮的小熊突然有一个主意,它想如果把辣椒、胡椒粉、酒放到蜂蜜里边会是什么味道呢?”
二、动作与音乐匹配
(教师依此出示放有辣椒、胡椒粉、酒的蜂蜜图片)
教师:小熊找来了辣椒放在了一罐蜂蜜里边,尝了一下。
(教师动作示范)啊呜、啊呜、啊呜
觉得很好玩 哈、哈、哈
小朋友们想一想小熊吃了放有辣椒的蜂蜜是怎样表现得呢?
(请小朋友表现一下)
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放有不同口味蜂蜜的动作。
教师:我们跟音乐来一遍,小朋友们可以做你们想象的表现辣的动作。
(幼儿跟音乐来一遍)
教师:小熊尝完了放辣椒的蜂蜜后,又找来了胡椒粉放到了另一罐蜂蜜里边,想要尝一尝,小朋友们想一想小熊尝完了第二罐放有胡椒粉的蜂蜜又会是怎样表现的呢?
(幼儿大胆表现)
步骤同上(依次吃完胡椒味、酒味)
教师:接下来我们按照辣椒味、胡椒味、酒味的顺序跟音乐来一次。
三、动作累加
幼儿创编动作,并能分辨音乐结构按时归位;
调换蜂蜜罐的顺序,幼儿能跟随音乐按调换后的顺序完成匹配动作。(小朋友们自己来一次)
四、互动游戏
教师:贪吃的小熊尝完了蜂蜜就回家了。勤劳的小蜜蜂回到家后,看到家里被弄的乱七八糟的,很生气,于是,决定去找小熊问个明白,小蜜蜂虽然很生气,但是它想如果小熊能够承认错误,小蜜蜂就会原谅它。
(教师戴蜜蜂头饰,幼儿戴小熊头饰)
游戏规则:教师带蜜蜂头饰扮蜜蜂,幼儿带小熊头饰扮小熊。A段某某,分别模仿小熊和蜜蜂的动作;B段某某,长音准备,重音出现时,蜜蜂出击,小熊举起手并大声道歉说:对不起。找几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扮小蜜蜂,循环游戏。
五、结束活动
讲述故事结局,并进行人格教育。
教师:小蜜蜂接受了小熊的道歉,小蜜蜂说了,我们是好朋友了,如果下一次你们还想来我家吃特别口味的蜂蜜,可以提前告诉我,我在家给你们准备更多更好吃的蜂蜜,好不好?
幼儿:好!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要求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时大胆表现,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得技能和能力。并重视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依据这些目标,本活音乐活动《贪吃的小熊》中的音乐我选择了奥尔夫音乐《七式进阶》,设计了本次韵律活动。该音乐表现了小熊吃蜂蜜的故事,节奏鲜明、充满童趣,幼儿易接受且感兴趣。本次活动是以故事形式导入,利用形象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表现音乐,提高幼儿参与性、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本次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也非常喜欢这次韵律活动。这次课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这是一节韵律活动,韵律活动是幼儿随着音乐进行的身体活动,它主要有律动、舞蹈、音乐游戏等。重点:感受音乐节奏,对长音重音做出匹配动作。难点:大胆创编表情、肢体动作表现品尝不同味道的感受。以故事导入,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的长音、重音,并做出匹配的动作。
这次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我做了两次改进,第一次课后反思五点,第一:针对上次课存在的问题,蜂蜜的口味与现实不符,所以在故事上有所改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后的音乐游戏大大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做了总结,对幼儿进行了人格培养。
幼儿非常喜欢音乐韵律活动,韵律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课堂上常采用的一个教学内容,在整个音乐教学中起了重要用。通过这次课后反思,使我明白要上好一节音乐韵律课,教师不必过多地注重外部的新颖刺激,以免养成幼儿的依赖性,一旦刺激消失。幼儿便无创造兴趣可言。教师应尽可能地激发幼儿内部的对活动探?究的兴趣,并接纳每一个幼儿不同的、多元的、可变的、有相当自由度的创意。这种源于幼儿内部的探究、创造兴趣,既能让幼儿深入到韵律活动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动作的趣味,又能产生积极的内部需求,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贪吃的小熊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