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纪念白求恩》

本文由用户“wiwiwoo”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3:06:15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纪念白求恩》》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纪念白求恩》



姓名:

王某某

工作单位:

***学



学科年级:

七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在白求恩同志去世后发表的一篇议论文,文中回忆了与白求恩同志交往的过程,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并指出了一些人落后消极的状态,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因此,引导学生学习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练习朗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课文、整理归纳的能力。

能力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作者的深切期望,同时学习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背诵课文第四段

情感目标:

感悟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以前并没有接触过议论文,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和学生讲解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另外需要详细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因为背景离现在比较久远,需和学生详细介绍白求恩和毛泽东的事迹,从而深入了解人物并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本文句式整齐,节奏明快有力,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出现的常见的重要词语(尤其是成语),通过反复朗读,细心体会,感受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魅力,并体会对比这一手法,从而突破本文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学情诊断

1.情景导入

准备诗朗诵,最好配乐,多媒体出示诗歌“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XXXXX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XXXXX”引出课题《纪念白求恩》

2.人物简介

出示课件,向同学们介绍“毛泽东”同志和“白求恩”同志的身份和生平事迹。

3.写作背景介绍

 1.学生可能对于课题中出现的名字感到很陌生,并不熟悉。

2.因为文章讲述的年代久远,现在的学生无法感受到文中的情感。

3.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逐步加深对于人物的了解,并熟悉写作背景。

本诗歌是朱某某先生写的《白求恩纪念歌》,诗歌催人奋进。用诗歌可以调动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创设氛围,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

1.朗读指导

教师提示:

(1)正确,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

(2)流利,吐字清晰,停顿合理

(3)有感情,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合理配合。

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同桌之间互相示范,解决生字词问题.

2.教师范读,纠正读音和感情的处理。

3.指名朗读全文,师生合作简要点评。

4.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

(1)指导学生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

(2)如果我们用“精神”概括白求恩的这些特点,应该怎么说呢?

1.学生在自由朗读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遇到生字词而跳过去,懒得去查字典的情况,不懂装懂,逃避问题的现象。

2. 学生学会通过把握关键句,理清全文脉络,建立对课文的完整印象,进而明确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学生能够将四个短句变成一个长句“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人”

4.对于几大精神,学生很难以理解,让学生在画出每段重点语句后,让他们重点读这几句,引导学生慢慢体会情感。

 1.重视课文的朗读,指导技巧、听读、齐某某、悟读等,以反复朗读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拉近学生和文本间的距离,落实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

2.补充介绍,是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从阅读角度来说,让学生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清理结合,大大加深他们对人物的认知程度.引出下面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



三、合作探究,解决重难点

1.学生合作研讨。探究主旨。

设置问题: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作者如此高度的评价白求恩的高尚精神品质,目的何在?

2.归纳提升,初知语言特色。

思考:读本文,我们能鲜明的感受到作者的强烈感情和白求恩的伟大精神,文章是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的呢?

3.解决本文重点

提问:本文有扼要的叙述,又有精辟恳切的议论,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4.文章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简要分析。

5.除了夹叙夹议的写法外,你认为文中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借鉴吗?

1.学生可以明白: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全文的分论点)。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学习他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即是中心论点)

2.学生研讨后,教师引导学生得知:本文既有扼要的叙述,又有精辟恳切的议论,这样使得文章情理并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3.学生学习后得知:既有叙述又有议论,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这种写作手法叫做“夹叙夹议”

4. 学生研讨后,教师引导学生得知:第一段先叙后议,第二段先议后叙,最后一段先叙后议。

5.明确: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

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的体会,解决本文重点。

通过讨论探究、思考点拨等形式学习夹叙夹议的手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以及白求恩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



四、拓展延伸

思考:白求恩去世已经好几十年了,你觉得今天再谈白求恩精神有现实意义吗?课文第一自然段先用几十字高度概括白求恩的经历和事迹,然后用几句精辟的话赞扬和评价白求恩的崇高精神,你能用这种方法介绍和赞扬你身边的一个人吗?

要求:有明确的观点,条理清楚的叙述自己的理由,联系实际生活。

1.学生进行小组间合作。

2.交流反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

学生通过讨论,小组间发表自己的观点,能深刻体会文章赞扬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能够根据实际生活来谈自己的看法。

采用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在对全文有了较深刻完整的感知之后理清思路,提炼观点,使学生对知识有生动而系统的把握。



五、教学策略选择



1.情景导入法 2.诵读教学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4.小组谈论探究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次教学的评价主要以学生自我鉴赏评价为主,老师以鼓励评价为主。例如,学生在朗读时,同桌之间互读,指出字音问题等,再深入读时,以小组为代表全班展示,要求读出情感,其他小组评价。老师适时纠正补充,并示范正确读法。



七、教学课件



详见附件



八、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

对比

白求恩 不少人和一些人

对技术: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不负责任

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麻木不仁

夹叙夹议



九、教学反思



 鉴于是初学议论文,为避免空洞的学习文体知识,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反复诵读,在对全文有了较深刻完整的感知之后理清思路,提炼观点,进而分析讨论,使学生对知识有生动而系统的把握。在课堂上不仅重视对文本的细读,更重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独特体验,注重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中,通过朗读、圈画、小组讨论从而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师生共同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咀嚼,从而领悟平易朴实的文字下深长的意味,体会课文深切的情感,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纪念白求恩》》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