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1课《送东阳马某某序》教案

本文由用户“jaylhy198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01:47:35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1课《送东阳马某某序》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部编版本语文九下《送东阳马某某序》教学设计

课题

《送东阳马某某序》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下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词义、疏通文意。

2.背诵课文,体会本课的写作手法。

3.学习作者勤勉治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培养正确的苦乐观,

珍惜当下,努力学习。



重点

了解作者,积累词义、疏通文意。



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作者勤勉治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培养正确的苦乐观,

珍惜当下,努力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



 衔接课文内容,

开门见山。



讲授新课

一.检查预习

1.解题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某某又从家乡到应天府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某某,介绍自己的求学经历及态度,勉励他勤奋读书,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作者 简介

宋某某(1310─1381) ,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浦江人(**_*,明某某著名文学家。生活在元末明某某,曾某某为翰林院编修,他借口父母亲年老,辞不就职,专心著述。明某某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XXXXXXXXXXo ;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_*,中途病死夔kuXXXXX州(**_*。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卷。他的散文成就尤某某,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这篇课文是他散文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宋某某和刘某某、高启被并称为明某某诗文三大家。

3.关于“序”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本文是一篇赠序,序有“临别赠言“的意思。

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赠序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4.注音

嗜( shXXXXX ) 硕( shuXXXXX )

叱咄( chXXXXX duXXXXX ) 俟( sXXXXX )

负箧( qiXXXXX )曳( yXXXXX )

屣( xXXXXX )皲( jXXXXXn )裂

媵( yXXXXXng )人衾( qXXXXXn ) 绮( qXXXXX )容臭( xiXXXXX )

烨( yXXXXX )

裘( qiXXXXX )葛( gXXXXX )

 ( yXXXXXn )冻馁( nXXXXXi )

谒( yXXXXX )撰( zhuXXXXXn )

贽( zhXXXXX )

二.积累词义、疏通文意。

小组合作译 

要求:结合书下的注释和手头资料,试着去翻译课文,然后 用笔圈出

难解的字、词、句。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组长提交小组。

无法解决的问题,集体解决。

1.经过疏通文意, 你还有那些不理解的词语?请你提出来,小组讨论

一下。

2.小组讨论交流,疏通文意,你认为还有那些重要的句子不会翻译,

提出来考考你的同桌吧!

三.整体感知

1.本文作者写自己求学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他是如何克服的?

遇到的困难及克服的方法:

抄书之艰 (无书)借书抄录,得以遍观群书。

叩问之难 (无师)求师 叩问,立侍左右,俯身倾耳

旅途之艰(求学苦)跋涉艰难,负箧曳屣,四支僵劲

生活之苦 食无鲜肥, 袍敝衣,

用精神上的富足战胜物质上的贫困,从未动摇求学的意志。

2.认为作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文段回答,至少两点,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因为“我”好学,以书为乐;

因为“我”勤学好问;

因为“我”不畏艰辛。

3.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文章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进行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勤奋、

专心,赞扬了马某某谦虚好学,同时也勉励当时的太学生珍惜优越的读书条件,专心治学,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4.课文多出运用对比手法,找出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和

“弗之怠”对比,看出作者得书之难,抄书之苦。

(2)老师的“叱咄“和作者的“色愈恭,

礼愈至”对比,看出作者从师态度的虔诚。

(3)“同舍生”的华丽服装和作者的“ 袍敝衣”对比,作者求学时的条件和当今太学生的条件对比,看出作者读书生活的艰苦,从而突出作者“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说明作者追求的是精神的富足。

这些对比突出了作者求学生活的“勤且艰”。

5.学习完本文,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

(2)向人请教要谦虚诚恳

(3)学习要敢于发问

(4)学习要有主动性

(5)学习要勤奋刻苦

(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四.文本深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1、宋某某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1)用文章中的话作答: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

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2.本文作者勉励马某某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态度恳切,易于接受。

3.你如何看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的这种尊师方式?

(1)不赞成。应以民主、平等。老师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

(2)赞成。“先达”的这种“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五.写作特点:

1.记叙、描写二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某某。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2.对比

(1).“先达”的严肃和作者的谦恭。

(2).同舍生的奢华生活与自己的贫困生活

思考:对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

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

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

六.当堂检测

(1)翻译: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

不如人。

(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

(3)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某某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4)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的艰苦,突出学习勤奋。

(5) 选文中两次提到“不敢”,分别写出了作者怎样的

品质或态度?第一次“不敢”是不敢不按时还借到的书,表现了作者的信誉。第二次是不敢顶撞老师,表现了作者对老师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七.拓展延伸

1、关于“勤”的名言警句、俗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2、关于“勤奋刻苦”的名人故事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不会翻译的句子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查阅资料













课堂小结

通过宋某某成功的故事我们知道: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好,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







板书

1得书之难—借书抄书,录毕送之。

2从师之难 ——立侍左右,俯身倾耳

3求学之路苦——负箧曳屣,四支僵劲。

4生活之艰 ——食无鲜肥, 袍敝衣。

5条件之优 ——求而可得,书集于此。

6寄寓之意——勤奋学习,德业双修。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1课《送东阳马某某序》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