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某某: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文由用户“imsman”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13:19:11 举报文档

以下为《文某某: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弯道跑技术、素质练习 教学设计

**_*学 陈某某

基本信息

名称

弯道跑技术 素质练习





教师

陈某某

班级

高三19班





所属教材目录

体育与健康课程



教材分析

田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修课,跑是田径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教材,弯道跑无论是在短跑还是在中长跑教学中都是重要的技术之一,合理掌握弯道跑技术对发展学生跑的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男生,他们已经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跑的知识学习,初步具备了较丰富的技能和经验积累,同时也已经掌握了与圆周运动相关的物理学知识,因此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学生神经系统发育的完善他们的肌肉感知能力也不断提升,从而具有了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情感上也养成了团结协作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弯道跑技术,让学生了解人体在圆周运动中如何通过调整身体运动姿态,合理获得向心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在不同速度,不同弧度下的弯道技术,增进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形成勇敢顽强的良好品质,养成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能力,并在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跑动中控制身体姿态,身体内倾,摆臂幅度内小外大。





难点

如何通过合理应用技术获得向心力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指导,把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做为基本,通过讲解—体验—设疑—探究—再尝试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弯道跑(圆周运动)技术的理解,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合理的身体姿态获得向心力,避免在弯道运动中产生离心运动,并且让学生探究不同速度,不同弧度的情况下,怎样通过调整身体运动姿态——身体内倾,摆臂幅度内小外大,两脚着地发力点不同,来更容易的获得向心力。在提高学生奔跑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把弯道跑理论与实践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次数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二、队列练习



1.师生相互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教师口令指挥

1.体委整队。

2.向教师报告出勤人数。

1、听指挥集体练习

组织:

★★★★★★

★★★★★★

★★★★★★

★★★★★★

要求

1.整队快、静、齐。

2.精神饱满,口号宏亮。

3.服从指挥,注意安全。

2分钟

1次



准备

部分

一、热身活动

1、分四组圆形跑,与“8”字慢跑相结合。

2、定位徒手操:伸展、体转、全身运动等。

3.跑的专门性练习:

原地高抬腿跑;行进间高抬腿跑;加速跑;原地摆臂练习等。

1、教师口令指挥。

2、 观察学生练习并及时表扬鼓励。

1、教师领做,口令指挥

1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完成。

2.听教师口令。

3.学生按要求练习。

1、集体练习

集体与分组练习相结合

组织:



要求:

1、积极参与认真练习。

2、按指定路线活动。

3活动开各个关节。

4、服从指挥。

组织





7~8

分钟

1~ 2分钟



1

2x8

1~2次



基本

部分

一、弯道跑技术

1、学习弯道跑技术要领:躯干内倾,摆臂幅度内小外大,脚着地发力点,左脚外、右脚内

2、小圆周体验弯道跑技术

3、分组探讨个人在不同半径下,不同速度下做圆周运动应该获得多少向心力。

4、分组体会不同速度不同半径下的弯道跑技术。

5、分组体会直道进入弯道和弯道进入直道的技术。

6、分组体会紧贴内道线的弯道技术

7、技术优秀的学生示范

8、利用前伸数做完整技术的展示

二、体验“8”字跳长绳

素质练习

三、课课练

上肢力量,腰腹力量练习

1、提出问题,直道跑与弯道跑的区别。

2、讲解弯道跑动作要领并示范。

3、组织学生练习

3、提出问题,根据力学原理(向心力公式)在弯道跑中哪些因素决定了向心力的产生值。

4、组织学生示范与讲评

5.解决学生共性问题,个别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6.教师评价。

7、及时拓展教学内涵,提升教学层次。

8、激励学生斗志,引导学生相互鼓励

1、教师讲解比赛方法及要求。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教师进行评价,及时灌输德育教育。

1、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

2、教师鼓励学生完成。

1、积极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直线运动与圆周运动)

2、听教师讲解和看示范

3、分四组练习。

4、积极思考,认真计算数值

5、认真观察,完善知识

6、分析示范同学技术,进行评价

7、认真体会,

巩固提高技术动作。

8、根据自己的计算选择自己的练习道次。

9、顽强拼搏,展示个人技术

1、学生积极练习

2、提高体能、磨练意志

组织:



要求:

1.积极参与认真练习。

2.服从指挥注意安全。

3.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组织:



要求:

1、学生认真思考,分析并积极回答问题。

2.练习时,多观察,多体会

3. 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4、积极参与讨论,明确技术理论依据。

5、跟随教师引导,反复练习,提高弯道跑技术。

6、有组织纪律性,注意安全。

组织:



要求:

1、本组协调连贯,团结协,顽强拼搏。

2、服从组织,注意安全。

组织:

★★★★★★

★★★★★★

★★★★★★

★★★★★★

要求:

1、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2、掌握方法,应用生活。



总体

28~

30分钟

4~5分钟

3~4分钟



1

2次

1次

2次

1次

1次

1次

1次

2次

2次



结束部分



1、集体放松练习。

2、总结本次课情况。

3、宣布下次课内容。

4、师生再见。

5、回收器材。



1、口令引导学生放松。

2、表扬与鼓励,再次强化技术要点。

3、宣布下课。



1、学生集体松练习。

2、认真听教师总结。

3、师生再见。

4、收回器材

组织:

同上

要求:积极放松,恢复身心状态

2分钟

1次



场地

器材

在200米起点直弯道交界处;四条长绳、10个小锥桶



负荷与密度

平均心率在135—140次/分钟左右,练习密度在35—38%





线





教学

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练习,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克服弯道跑重复练习的的枯燥感和大强度练习后的疲劳感。本课在练习节奏上采用了长短距离结合,快慢速度变化和在学生调整中教授知识的方法,以及不断变换练习场地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知识领悟,与身体锻炼的同时欢快、愉悦的完成了一节大强度的弯道跑教学课。不足之处就是,由于学生体质稍差,练习密度被迫降低,但是,学生锻炼效果十分显著,身体疲劳的反应也比较强烈。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探究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通过教学比赛使学生积极参加运动和活跃课堂气氛,同时通过踢墙式二过一战术配合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传球时机、方向、传球力度及跑位要求。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体能、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与发展。只是由于少部分学生的个人技术掌握不够熟练,二过一配合战术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加强学生个人技术的提高练习。

弯道跑技术在比赛过程中也常用,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内容,从本堂课的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能基本掌握此技术,能合理把握,通过整堂训练课的教学,基本完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在上本堂课基本内容之前,进行了几次练习,这样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学习新课内容之前有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能更好的完成技术。在比赛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递进式的教学方式方法,从复习动作要领开始,过渡到传授新课,在前面复习的一个基础上改进。来帮助学生能在实际中更好的运用所学的技术配合。

本堂课上下来,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基础较弱,所以在练习时不积极,主动、技术掌握把握做的不是很到位,这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所加强。在整堂课的上课过程中,主要是在教师讲解示范动作的时候,有小部分学生开小差,而老师没有及时发现或制止,这是一个疏漏,今后也要有所改进,在以后,同学们才能很好掌握运动技能。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文某某: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