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lyht199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22:33:27 举报文档

以下为《王某某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 案

基本信息

名称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执教者

王某某

课时

3





所属教材目录

《体育与健康》



教材分析

排球项目是中学体育教材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其中的垫球技术在初中教材中也有介绍学习,所以学生对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然而在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中学生们手臂击球部位的准确性和击球技术正确姿势的把握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技术的发挥,本课通过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能正确的运用该技术,为进一步学习组合技术和教学比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素质练习以折返跑形式出现,折返跑在初中教材田径教材重要组分部分之一。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快速启动能力和奔跑能力,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对田径比较反感,因为练习方式比较单调乏味,所以大多数是采用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高中教材中有关让高一女生理解自己的运动能力和运动生理变化的教学内容比较少。本课中,加入这项内容,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适应能力和运动生理变化,来提高学生以后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为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学段的学生处于身体发育成熟但心理比较敏感时期,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强烈,但又有一定的叛逆心理,有自己的主张。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充分投入到学习中去。高一年级女生排球基础普遍较差,甚至有些学生在学习之前没有接触过排球。但是她们们具有一定的求知欲,但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影响正确技术的学习效果,所以我采用提问方法让同学们积极思考,感受、模仿、从而达到知识领域的目的通过各种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有一定的奔跑能力,但是枯燥乏味的折返跑,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所以比赛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提高学生的快速启动能力,同时也让没有了解过自己运动生理的学生,对这方面进行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自觉运动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技术并在比赛中能运用基本技术,了解最基本的竞赛规则,懂得如何欣赏排球比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热身—技术学习及巩固---素质提高—放松身心 采用示范、分组 、创设情景等方法及对应的学生要达到的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来球判断及垫球部位的稳定





难点

来球判断及垫球部位的稳定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开始部分采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观察动作,了解技术重点和难点。课中采用动念法,让学生牢记技术要点。以及通过教师对正确与错误动作示范的对比,来提高学生对正确技术动作的辨别能力,从而改正自己的技术动作,教学中主要采用多练与多思考相互结合,避免学生盲目或者不动脑的练习垫球,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在分层式教学中,教师在不同层次中要有侧重点,重点放在教学重点刚解决但没有定型,或者还没解决技术重点的层次上。对于技术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采取引导学生向动作定型或者提高方面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

一、课堂常规 1、体育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1、教师语言清晰,精神饱满;

2、检查服装;

3、宣布本课的内容,同时对学生提出要求。

三:趣味慢跑热身——图1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相应的各种练习

(喊数抱团,侧身跑,后退跑,快速跑,听声转身跑、慢跑中拿球并围成一个大圆圈)

四:球操练习——图1:

1、扩胸运动

2、转体运动

3、俯背运动

4、抛球击掌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方法。

2、组织学生尝试练习。

3、教师指出学生练习不足之处。

4、在练习中加入带有惩罚性质的练习。

1、快速集合:要求快、静、齐;

2、学生对自己提出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教师的讲解示范。

2、在练习中认真体会动作。

3、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学生自己存在的不足。

4、改正性进行练习,并增加练习的刺激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身心能快速回到课堂上来。



基

一、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垫击球位置。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

1、排球准备姿势

2、垫固定球练习——图1

3、一抛一垫——图2

练习要求:教师建议有能力的学生进行,两人相距3——4米,能力较弱者,可缩短距离,每人垫10次互换。

4、垫反弹球——图2

练习要求:两人一组,一人使球通过地面反弹一定的高度,另一人垫球。

5、分层次教学——图3

⑴ 两人相距4——6米某某。(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

⑵ 加长距离的一抛一垫。

(技术掌握较差的学生)

6、自垫比赛——图4

练习方法:教师讲解师范动作,学生进行练习多次,最后进行1分钟自垫比赛。

二 、教师具体活动

1、教师讲述排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练习方式。

2、教师讲解示范排球准备姿势。

3、由准备姿势引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并对这技术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牢记技术要点。

4、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练习,并对练习提出具体要求。

5、巡回指导学生练习,纠正学生存在的技术上的不足。

6、教师讲解学生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7、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指导学生朝不同方向解决自己的难点。

8、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垫比赛,激励学生练习的激情,并巩固和提高技术。

1、了解排球运动的技术特点。

2、认真观察教师的动作,并了解次技术作用和意义。

3、了解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牢记技术动作顺序以及要点。

4、分组练习,并在练习中认真体会动作,同时收集自己练习的难点,向教师反馈。

5、教师接受学生的信息反馈和自己的观察,解释学生技术存在的难点和错误原因。

6、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教师的指导,进行符合自己能力的分层教学,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7、了解自垫动作,并认真练习并行进比赛。

图1

******

******

图2

******

↑↑↑↑↑↑

******

图3

******

↑↑↑↑↑↑

↓↓↓↓↓↓

******

图4

******

*****

采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观察动作,了解技术重点和难点,使准备姿势自然过度到正面双手垫球动作,一步一步提高练习的难度。使学生的练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激情。



素

素质练习——折返跑

练习要求:急停急起,附身触线,勇争第一。

测量运动量:教师讲解示范测量运动量的办法——测量脉搏。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运动前和结束10秒之后,各测量20秒的脉搏跳动的次数,把握学生运动量的变化,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情况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讲解练习动作要求,并测量折返跑前的脉搏跳动次数。

2、教师充当裁判,正确引导学生。

3、组织学生练习。

4、对学生运动量的测量和对练习进行点评。

1、了解折返跑对提高学生专项素质的的帮助,认真观察学生的动作,并了解动作的要求,以及测量脉搏次数。

2、做好自己比赛者的角色

3、认真练习和比赛。

4、了解自己的运动适应能力和动作存在的不足。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放

一、集合队伍

二、放松练习(音乐配合)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收回器材

五、师生再见。

1、教师讲解师范动作。

2、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

3、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

1、学生观察动作,并模仿练习。

2、动作到位,认真放松。

3、认真了解本课自己的表现,肯定自己的同时,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

******

******

******

放松学生的身体,使身心舒缓



课堂小结

2分钟

本教学内容是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也是高一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有能力完成好此项技术动作的学习。对于接受技术动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我能采取低要求,低目标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接受技术动作能力较高的学生相应的要求也会高某某,目标也进一步得到提高。这样两方面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化教学。在折返跑中,能加入倒记时竞赛方式,更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布置作业

1分钟

课余时间同学们要自行对墙练习100个垫球

两人对垫15到20分钟





课堂常规---技术学习及技术巩固—素质提高----放松小结

技术学习的重点:垫球的动作方法及垫球的手臂部位







在本课中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学生能较好的理解这个技术动作概念。虽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较好的掌握此项技术,那是学生之间存在个体的差异性,不过经过教师的精心辅导肯定能学好正面双手垫球的。

在课的导入方面本人采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观察动作,了解技术重点和难点,使准备姿势自然过度到正面双手垫球动作,一步一步提高练习的难度。使学生的练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激情。本课中采用动念法,让学生牢记技术要点。以及通过教师对正确与错误动作示范的对比,来提高学生对正确技术动作的辨别能力,从而改正自己的技术动作,教学中主要采用多练与多思考相互结合,避免学生盲目或者不动脑的练习垫球,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难点方面,教师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此举主要是保护能力较弱者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进而保持对这项运动的兴趣。在分层式教学中,教师在不同层次中要有侧重点,重点放在教学重点刚解决但没有定型,或者还没解决技术重点的层次上。对于技术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采取引导学生向动作定型或者提高方面发展。这个就是分层式教学的意义和教学的难点。在本课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解决教学重点,在分层教学中能够突破教学难点。

评课实录

参加人樊某某 潘某某 胡某某

樊某某:在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中要有所侧重点。本课中本人着重讲解“身体重心高低”、“插”、“夹”、“提”、“蹬”字。使学生了解技术动作时,有一个侧重点,毕竟是新授课,要求不能过高过多,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整个技术动作概念的反感和混乱。从引导学生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引导学生竞赛等多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对这个技术动作。

潘某某:分层式教学比较难以把握的。在这个环节,在学生进行一抛一垫时,本人对部分学生进行讲解,而对技术能力没有达到对垫要求的学生进行讲解示范,这样做可能会对那些没有接受讲解示范的学生,在自信心上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于本人的教学设计有一点出入,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采取统讲不同练的方式,让那些技能不高的学生也能了解高难度的练习方式,无形之中肯定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这个是本人在教学值得思考的地方。

刘某某: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在本课中首先要求学生观察教师动作示范,对比正确与错误动作的自然性和优美性。这样就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性。这样进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技术动作概念。无论是准备部分,还是分层式教学,以及倒记时竞赛折返跑,都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使学生积极参与运动。而在学生交流方面比较少,应该让学生多一点时间进行交流,在本课中只有两人一组练习时,学生才能进行时间短暂的技术交流,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正确技术动作的掌握。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解决技术问题的主动性。这个值得本人在以后的教学中引起重视。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王某某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