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学科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j2088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23:20:31 举报文档

以下为《信息化学科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正方体



姓名

魏某某

工作单位

***



年级学科

五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正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长方体认识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教学。学生已具有正方体认识的生活经验和对长方体特征概括的能力,因此,本节课着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归纳整理为主,发挥引导的角色,为学生建构知识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时宜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 ? ?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 ? ?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 ? ?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 ? ? 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 ? ? 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一、复习导入

复习长方体的特征(边提问边填写下表)。屏幕显示: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长方体

6个

12条

8个

一般6个面都是长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

(1)正方体的认识。

屏幕显示下图(单位:厘米):

教师:①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②想象: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而后进行电脑演示:长方体左面向右慢慢移动缩短前面向后慢慢移动缩成正方体)从而使学生知道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是正方体。

③学法指导:应用研究长方体的方法来探讨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从哪几个方面去考虑?(应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④分组讨论正方体的特征。

⑤完整地概括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的这个正方体,认真仔细观察,看谁能代表你们组,快速地按照面、棱、顶点这个顺序完整地说出正方体的特征来。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 面:6个(都是正方形),每个面面积都相等。

  ????? 棱:12条,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 顶点:8个。

反馈联系: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30页的“做一做”。

(2)探究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①教师:利用电脑演示,学生说出哪一点就演示哪一点,然后将复习时用的特征表补充完整。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长方体

6个

12条

8个

一般6个面都是长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

6个

12条

8个

6个面都是正方形

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②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明确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正方体是不是具有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是不是还具有长方体所没有的特征?可见正方体是个什么样的长方体?(特殊的长方体)它们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3)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方体的特征,并且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看第30页的内容。

三、新知运用

(1)完成练习五的第2—5题。

(2)下图中的长方体都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

(3)操作练习。

①用24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

②有一张形状如右图所示的硬纸板,把它按照虚线折叠,能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

/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正方体的认识。

屏幕显示下图(单位:厘米):

教师:①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②想象: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而后进行电脑演示:长方体左面向右慢慢移动缩短前面向后慢慢移动缩成正方体)从而使学生知道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是正方体。

学生认真仔细观察。

动画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2)探究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①教师:利用电脑演示,学生说出哪一点就演示哪一点,然后将复习时用的特征表补充完整。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长方体

6个

12条

8个

一般6个面都是长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

6个

12条

8个

6个面都是正方形

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学生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表格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正方体是不是具有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是不是还具有长方体所没有的特征?可见正方体是个什么样的长方体?(特殊的长方体)它们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学生看图。

用集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学生课堂自我评价表



评价内容

评 价 等 级

评价目的





优(85%)

良(75%)

中(60%)





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10分)







能否认真专注



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都主动举手了。(10分)







能否主动参与



发言时声音响亮。(10分)







能否自由表达



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15分)







能否善于合作



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15分)







能否独立思考



我会指出同学错误的解答(10分)







是否敢于否定



我能常某某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赏。(10分)







是否欣赏自我



我能展开丰富的想像理解课文内容。(10分)







是否富于想像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10分)







是否兴趣浓厚



最欣赏哪个同学的表现呢?为什么?





我还有与这节课的内容相关的问题问老师





总 分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正方体

面:6个(都是正方形),每个面面积都相等。

棱:12条,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顶点:8个。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如下图: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信息化学科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