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文由用户“a0167435842”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19:17:10 举报文档

以下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作者及工作单位

张某某

**_*学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能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实践、充满探究、充满创造的过程。高中第一节讲信息与信息的特征,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较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照本宣科进行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因此必须采取例举法来讲解,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

(2)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3)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2.难点

(1)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首先一起观察老师,说出老师的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

通过观察老师获得很多关于老师的信息。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每个人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有哪些作用?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1、信息

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通过观看以上图片能得到什么信息,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并发言)

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请同学们讨论并说出,除了这些信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还能够获取哪些信息。

1.1 信息的含义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1.2 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

(3)依附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信息如果经过人的思考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4)价值相对性。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5)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这的效用就会降低,一旦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失去效用,成历史记录。

(6)真伪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讲解

开展活动

分析思考

总结

教师说课

向学生提问

解答问题

分析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自主阅读所给内容

分组讨论

对信息进行分析

探究讨论

列举法

互问互答





板书设计



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1、什么是信息 2、 信息的特征是什么

二、、开展活动

三、、思考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载体也越来越多,那么信息还可以从哪些载体中来获取呢?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教师评价,对回答问题好的同学给予肯定

2、相互检查阅读分析所写下的信息,然后学生进行分组评价



教学反思



采用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综合应用言语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信息特征。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身边的例子谈起,让学生从自己的感性认识中去了解信息这个概念,效果比较好。在讨论活动中,学生反应热烈,发表了很多意见。课后大部分同学在完成作业时都比较认真,虽然讲得不全面,但培养了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初步建立了信息意义。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