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秋天的怀念》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字词揣摩语气、节奏的变化,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的过程中,体味母与子之间的复杂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地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悔恨与愧疚,以及作者对于生存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唤起学生对母爱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诵的过程中,体味文章丰富的情感。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引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图片)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什么吧?看到这幅轮椅,你会想到什么?(生答)
今天老师讲的这个轮椅上坐着的人,他叫史铁生。预习的同学,谁能为大家做简单的介绍。(生答)
史铁生,生于北京,1967年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毕业,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展,自愿去陕西延安农村插队,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疗,6月又回到了延安,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疗,1972年,史铁生双腿瘫痪。后因急性肾损伤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多年来一直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出示课题《秋天的怀念》)
思考: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
(引出母亲让我去北海看花,为了让我“好好儿活”)
二、走进文本,读出韵味
1、在朗读环节“正确、流利、有感情”三层要求,你能达到哪一层呢?
2、请生自由朗读课文
3、请生按朗读要求试着读一句、一段或一节。
4、请生点评
师总结:读出韵味
三、研读文本,走进人物
请找出母亲要让我好好儿活说的话。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为什么要让我好好儿活?(我不好好儿活)
1、文章中,我不好好儿活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应的语句。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然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师引导生理解21岁的史铁生瘫痪后的状态,点明史铁生的绝望)
“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
(2)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
(请生补充)
假如你是他的亲人或朋友,面对不好好儿活的史铁生,你来劝劝他吧?
2、作为最了解史铁生的妈妈,为了让儿子好好儿活,她是怎样劝儿子的呢?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师指导生体味母亲的扑、抓、忍三个动词的深刻含义)
(1)细读课文,母亲忍住的是什么?
a.自己的病痛(引导生找出关于母亲病重的句子,进一步点出她没有像史铁生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对儿子的爱)
b.儿子的脾气(请找出母亲的忍)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了,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请生读,且试着从一句中体味读出了什么?母亲的细心、关心、耐心、小心)
(把悄悄地去掉,请生再读,与前面有什么不同)
c.儿子的瘫痪对一位母亲的打击
四、小结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附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看花
我 爱 母
砸 躲
摔 好好儿活 扑
锤 抓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秋天的怀念》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