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反思

本文由用户“yuejiao123”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8 13:35:14 举报文档

以下为《生物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生物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

张某某

2018年理综生物试题立足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注重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以推进生物学科素养培育目标的实现,兼具导向教学的作用。具体来说2018高考生物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注重双基,突出主干知识  

2018年理综生物试卷与往年核心考点基本一致。必修1有光合作用、生物膜系统;必修2有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遗传的分子基础、生物进化;必修3有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种群的数量变化;选修1仍然考查微生物的培养;选修3还是考查基因工程的内容。

试卷突出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例如第2题与第4题分别借助文字和图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第6题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考查学生理解与逻辑推理能力;第32题通过对遗传实验的设计,考查学生对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

2. 关注生命本质,理论联系实际

  今年试卷中,很多题目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联系和适度综合,关注生命过程的本质,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第6题以微生物培养为载体,考查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与广义基因重组的区别、以及教材中经典实验的渗透。

  另外,试题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例如,第3题结合多个农业生产实例,将渗透作用、生物固氮、有氧呼吸、主动运输以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多个知识点进行了综合考查。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生物高考中高一层次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3.重视实验考查、体现学科特色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考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仍是重点,今年试卷中这一点更是得到了充分体现。试卷中与实验相关的试题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从考查角度来说,有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考查,也有对实验设计思路的考查,虽然没有对教材实验进行直接考查,但考生在试题中都能看到教材中经典实验的影子。

 4. 关注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教学

用学科术语准确、严谨的表达生物学观点是考查生物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今年生物试卷中每道主观题中均有一空需要学生阐述生物学原理或解释原因。例如,第29题需利用“收割理论”来解释捕食者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的方式;第31题需解释实验兔尿量减少的原因等。因此,日常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生命过程,要做到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衡量考生生物学科素养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针对2018年高考生物试题特点,今后在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回归课本,强化基础:

大多数学生在进行生物复习时经常会忽略书本知识的复习,而是片面的做题,不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所以经常出现题做了很多,但成绩却没太大提高的现象。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他们的试卷,就会发现很多本来不应该出错的题都错了,比如错别字、方程式,还有就是一些题的答案本身是课本原话的题型。在复习时我们需要把这些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归纳总结,让学生牢固记忆。

2、强化信息转化能力:

考试大纲对学生能力要求的第三条:获取信息的能力(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现在的高考对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年来高考命题以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出现的频率增多 。而我们的学生多数是中等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差,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一定要进行大量的图表信息题的练习,通过学生练习,教师讲解,让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各种新情境试题。

3.强化弱点,排查演练:在高考复习中,我们发现生物中有些知识或有些题型,不管考过多少次,学生仍然会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些就是高中生物中的重难点,也是学生的弱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进行专题复习,比如光合与呼吸综合题型专练、遗传系谱题专项练习、遗传中9:3:3:1变式专项练习、免疫专项练习等。我们的体会是专题复习中的专题宜小不宜大,宜精不宜粗,通过一个个小专题让学生牢固掌握生物中的重点、难点,使自己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4.选做真题,提升能力:

高考真题难度适中,设问角度巧妙,运用“双基”分析问题既全面又突出重点、逻辑性强,因而高考真题是所有试题中质量最高的,认真分析、演练近几年来的高考生物试卷,这是一个很值得推荐的做法。认真分析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卷,有助于学生摸准生物高考命题的新走势,收集高考训练的基本素材,并可从中发现复习过程中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及时地调整补弱。通过研究高考试题,还可以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做题时,从高考试题中体会高考命题思路,即“如何考”;从参考答案中体会解题思路、答案组织、文字表述等,即“如何答”。在后期生物复习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练习近三年高考全国各地生物试题,对于高某某练习我们先让学生分块做单元练习,然后再做整套高某某,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高某某,以及研究高某某标准答案,我们的学生基本了解了高考“如何考”,明确了高考“如何答”的问题。

5、加大练习力度   尽管题海战术一直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知识的掌握,不是听课听出来的,而是自己通过大量练习练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尽量少讲,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大量练习,重点知识、易错知识反复练习。在大量练习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在练习中掌握课本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在练习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生物后期复习中,我们基本上是每节课做30分钟的“5+4”练习,剩余15分钟用来讲评,通过3个多月的强化训练,学生做题的速度、正答率,知识的掌握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6、重视实验的复习

生物实验题在高考中年年出现,分值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在复习中特别注意这方面的训练。高考中对实验的考查一般有两种题型,一是考教材实验,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二是实验设计题型,一般以简答题形式出现。对教材中的实验我们进行了系统复习,重点复习实验目的、原理、材料用具的选取、方法步骤的制定、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而有些实验设计题就是间接考查教材规定的实验完成的情况。这种题解题的一般步骤是: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原理一般是高中生物教材上的有关理论知识,分析该实验考的是哪部分知识,联想该部分知识结构,用有关的生物学原理先解释清楚实验,如果是题干中给定的实验原理就要分析好实验原理。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好或用好材料用具,最关键的还是要设计好实验步骤,如果需要设对照,就一定要分组编号,步骤中要表述出。设置对照的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及科学原则等。最后是结果观察(预测)、记录,并根据结果(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验证性实验表述时只表述验证的那个结论,而探究性实验是让预测,结果和结论可能多种,一定要注意结果和结论的多样性,在表述时要分别表述。解答实验题时,应注意将自己置身于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然后再根据这个过程回答有关问题,才能大大提高解答实验题的准确性。  7、进行规范化答题训练   非知识因素丢分是考生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在答主观题时语言不够规范,不善于使用专业术语描述现象和给出结论。在最后的复习中,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规范化答题训练。如以高考原题为样本,仔细研读高考标准答案,进行强化提高训练。每一次的练习及考试题,我们都要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在自己看标准答案时去体会如何答题才算是规范答题,如何答才能得高分。

总体来说高三备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每一位老师认真研究,针对我们学生特点制定详细、精确地备考计划,并且在教学中严格执行,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复习课,只有这样我们的复习才会有针对性,才会有较好的复习效果。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生物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