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职高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欣》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民族众多的文化古国。我国人民群众紧密地伴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创造了极其丰富多彩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璀璨夺目的古老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文化之一。
中国民族音乐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音乐的五大类:
中国民族音乐
民 歌
歌舞音乐
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
民族器乐
中国民歌
概 述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民歌的产生和发展
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民歌总集。其中的《国风》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流行于北方十五个地区的民歌,其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都表明中国民歌在2500年前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汉魏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小令,明清的俗曲、小曲等(在二十世纪以前,不用民歌这一称谓),可谓中国民歌在封建社会中几个发展阶段的标志。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诗经》、《楚辞》、《乐府诗集》、《敦煌曲子词》和明清以来的山歌小调集之中窥见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歌概貌。
民歌的一般特点
民歌与专业词曲作者创作的歌曲不同,它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所创造和利用的口头音乐创作,具有:
口头性;
集体性;
流传变异性;
短小精炼;
鲜明的风格色彩等特点。
民歌的体裁分类
中国民歌有多种分类法,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
号子
山歌
小调
号 子
概念:“号子”是人们在发展中为适应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
号子的功用:它在劳动中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调情绪、振奋精神,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号子的演唱形式:最常见的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往往的劳动的指挥者。
号 子
号子的种类:
搬运号子:在集体性的运输劳动中,起统一步伐、调节呼吸、振奋情绪等作用,直接与劳动的安全和效率有关。如东北的《哈腰挂》
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学唱《黄河打硪号子》;《打夯歌》
农事号子:一般在农事劳动中唱。如打麦、舂米、车水、薅草等。如《舂米号子》
船渔号子:其所伴随的劳动有水运、打渔、船务等。如《黄河船夫曲》、《川江船工号子》
曲调铿锵激昂节奏更固定,沉着有力。一人领众人和。音乐风格坚毅质朴,粗犷豪放。
音乐感受:请说出“号子”的特点:
山 歌
概念:一般指农民、牧民、猎人等从事自然生产的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内容多是爱情和苦难;常在户外歌唱;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
山歌--赶牲灵
《赶牲灵》:是一首陕北民歌."赶牲灵"也称"赶脚",它近似于云贵地区的"赶马帮",即用牲畜(陕北多为骡驴)长途为他人运输货物,而赶这牲畜运送货物的人即称赶牲灵者。他们走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辛苦。由于赶一趟牲灵常需要数十天甚至半年、一年,所以赶牲灵的家人非常惦念他们,凡遇到赶牲灵的队伍走过,往往就有许多妇女、小孩探问自己亲人的情况。民歌《赶牲灵》就是表现一个姑娘见到赶牲灵的队伍通过,从远处期盼自己情人的情景。"你若是我的哥哥你招一招手,你不是我哥哥你走你的路"。此时,姑娘那种希望、焦急、失望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山歌的分布:
我国北方的山歌分布,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和山西;
在中原地区和华北地区,山歌的种类与作品都极其少见,仅河北西北部的太行三地区,存在着一些从西北传播而来的“信天游”、“ 爬山调” 和“山曲”;
在我国南方,山歌的分布确非常广泛,而且民歌种类很多,音乐的地方性风格很强。
西北地区山歌欣赏:
陕北民歌 走西口
山西民歌 走西口
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甘肃、**_*的一个山歌歌种。信天游的内容以爱情和劳动生活为主,即兴编唱。
请欣赏:
陕北赶牲灵
陕北民歌王向荣 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爬山调)
三十里铺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爬山调: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汉族居住区。这个被称为“河套”地区的汉族居民,基本上时来自晋、陕地区的移民;爬山调的音乐风格之所以与山西河曲地区的山曲相近,这与这一带农民的“走西口”,把山曲大量带入此地有很大的关系。
请欣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草原之夜
内蒙民歌-敖包相会
山曲:流行于山西西北部的河曲、保某某、偏关、五寨、宁武,和陕北的府谷和神木一带。山曲的旋律跳进较多、音高的起伏大,使得山曲的音乐风格显得粗犷豪放。
请欣赏:
山西民歌 羊倌歌
夸河套
二道屹梁梁-山曲
花儿: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省毗邻的广大地区,是居住于这一地区的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东乡、保安等民族,在长期友好的毗邻关系中共同培育的一个歌种。
请欣赏:
下四川
吕某某《上去高山望平川》
西南地区的山歌
西南地区的最北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汉水谷地,这里的主要居民是汉族,他们世代从事农耕生产,由于自然条件较好,生存压力较小,因此这里的山歌而更多流露出南国农家的闲适细巧情思。
请欣赏:
采花.
黄杨扁担.
川渝地区山歌
在重庆和川南的长江流域,流行着一种叫晨歌的山歌歌种,多是描述汉族农民的爱情生活。
李琳-槐花几时开.
最能体现重庆人性格的山歌,大概要数那支广泛流传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太阳出来喜洋洋.
音乐感受:请说出“山歌”的特点:
音乐奔放、嘹亮、开朗,
曲调悠长,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和拖腔。
小 调
“小调”:又称“小曲”.产生于日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形式规整匀称,旋律性强,易于流传.内容题材广泛,社会不同阶层的爱情、离愁别绪、风土民俗以致自然常识、历史故事等无所不包。
小调欣赏:
《茉莉花》(江苏民歌):这是我国民间小曲流传最广的优秀曲目之一。它借茉莉花抒发对自然风光的热爱,描写江南水乡人细腻的性格。曲调优美抒情、结构规则匀称。
小 调
《猜调》 :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开始,接着就通过一连串的排句发问,但对方并没有被难倒,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答如流。问得巧,答得妙,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音乐感受:请说出“小调”的特点
曲调性强,旋律流畅,婉转曲折,表现力强.
劳动场合
坚毅、质朴 粗犷、豪放
一人领众人合
服务劳动鼓舞斗志
山间、田野、牧场
旋律舒展
独唱、对唱
抒发感情
城镇集市
伴奏表演
优美抒情
用于表演
三种体裁的区别
结束语
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旋律的宝库。它们会不断打开你的眼界,是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
--舒曼[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职高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欣》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