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评诗歌终稿

本文由用户“VolcanoiX”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15:55:48 举报文档

以下为《试卷讲评诗歌终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文言实词的推断

查漏补缺,提升能力

----试卷讲评之诗歌篇

【学习目标】

1.?小组讨论,确定并强化诗歌鉴赏中

形象专题相关答题模式。

2.?认识常见失分类型并力求避免。

3.?结合练习,熟悉常见诗歌鉴赏题型。

诗歌鉴赏 观魏博何相公猎 (唐) 张某某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某某,一雁落寒空。

8 . 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5分)

9 . 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形象。(6分)

10 . 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怎样塑造的人物形象。(6分)

11 . 颔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字是哪两个?指出并赏析。(6分)

12 . 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8.①这两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壮阔宏大的郊野晨猎场景(晨猎图),②“浅草”“红旗”“白马”,写出环境色彩的艳丽;“分围”“向日”“迎风”,写出场面的宏大。(概括1分,分析2分)

③烘托了晨猎壮观宏大的氛围,

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作用2分)

1、找意象,组画面,先盖帽。 2、析特点,设意境,可翻译。 3、表感情,明作用,要灵活。

8.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5分)

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烘托人物,铺垫下文 3、交代背景,线索作用 4、塑造环境,表情达意

鉴赏景物形象的答题模式:

意象、场景的作用:

诗歌鉴赏失误类型: 失误一、不能联系全某某,片面答题 失误二、顾此失彼,用词不准确 失误三、偷工减料,乱贴标签 失误四、画蛇添足,淹没要点 失误五、画龙不点睛,开花不结果 失误六、主观臆断,无据可凭

失误一、 不能联系全某某,片面答题

【缺陷分析】这个答案对景物形象的描写过于笼统;对魏博这个注释视而不见;并且作用题不能联系全某某,整体思考,全面作答。他显然只注意到了何相公去打猎,就从经验出发(而不是从诗歌本身出发),武断地得出了何相公有打猎的爱好的结论,而不考虑前两联对下文、对形象、对主题的作用。关注注释,着眼全某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缺陷分析】这个答案的可取之处是知道该答景物形象及其作用,但景物形象描写顾此失彼,出现了病句。作用题既用体现情感的词回答意境,用词不准确;而且没能联系全某某,整体思考,全面作答。着眼全某某,首尾兼顾,用词精准,是拿分的关键。

失误二、

顾此失彼,

用词不准确

失误三、 偷工减料,乱贴标签

【缺陷分析】运用术语进行诗歌鉴赏一定要讲究恰当,那种只要心里有,一股脑儿地用上去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这里的侧面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起作用,跟情感没关系。

作答要完整,忌乱贴标签。

过关答案

1、盖帽。塑造了一个(性格)(行为特征)的(身份)形象。

2、分析。指出哪些诗句写出了什么特征。

3、作用。指出形象的意义,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9.塑造了一个身手矫健、技艺高超的猎手形象。“背手抽”写出了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了猎手动作难度大,技艺高超。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射箭技艺的高超。(形象概括2分,分析4分)

9.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形象。(6分)

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模式:

失误四、 画蛇添足, 淹没要点

【缺陷分析】题目要求分析人物形象,第一条答的场面纯属多余。第三条人物形象的总说主观臆断,和诗作不符。第二条虽然对,但淹没在错误内容中,严重影响分数。诗歌鉴赏答题不要节外生枝,牵强附会,让多余的话淹没答题要点。

应该遵循“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

失误一、

不能联系全某某,片面答题

【缺陷分析】这两个答案显然考虑不周到。考生非常看重“金”字并且理解为黄金,一看到打猎就勇猛善战,下面答题大都从此得出结论,导致理解偏差,失分严重。词义理解、整体把握是关键。

【缺陷分析】这个答案只有具体分析,忘了概括总结。必须要提醒大家的是,如能用恰当的术语来概括来总说是最好不过的,大多数老师阅卷是凭答案中的关键词给分的,而这些关键词往往是术语。

失误五、 画龙不点睛,开花不结果

失误六、 主观臆断,无据可凭

【缺陷分析】这个答案显然没有读懂全某某,凭主观猜测答题。通读全某某要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切忌胡乱联系引申,主观臆断。

问题答案?

10 . 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怎样塑造的人物形象。(6分)

正面描写--肖像 、语言 、行动、心理、细节。

侧面烘托--以环境烘托,以其他人的反应烘托。

① 该诗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使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②颈联“抽”“控”二字正面描写其背手取箭翻身劲射的漂

亮动作,表现其身手敏捷。 Ⅱ、一至三句以壮阔宏大

的晨猎场景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出场;尾联通过观众齐指、

雁落寒空侧面烘托人物的高某某艺。

③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主人公身手敏捷、高某某

艺的赞叹。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11.颔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字是哪两个?请赏析。(6分)

①开和骤。开,打开、展开。骤,突然。②红旗绽开,艳阳之下迎风招展,猎猎飘舞;碧草如茵,众旗飞动,一骑白马绝尘而出,潇洒飘逸,卓然不群。③二字生动地烘托出晨猎场面的宏大,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跃马出场的洒脱帅气。

①找字,指出意思(很简单的可以不管)

②放在句中分析,描绘画面。

③指出作用(对意境或对情感。)

炼字题的答题模式:

12、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①赞美猎手的身手矫健、技艺高超。

②诗人以何相公自比,抒发想要一展抱负、

为国出力的雄心壮志。

情感的体会需要关注:

1、标题、注释、题干、作者、背景(知人论世,研究作者的生存时代和写作背景)。

2、诗句中或明或暗的表达,分析意象、意境、典故等。

【作者介绍】

张某某,字承吉,唐代诗人,清河(今邢台清河)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

白居易很欣赏其《观猎诗》,认为与王维的观猎诗(风劲角弓鸣)相比难分优劣。张某某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而在仕途上却坎坷不达。

张某某的为人和他的著作一样,有其独具的风格,流连诗酒的同时,还喜谈兵剑,心存报国之志,希图步入政坛,效力朝廷,一展抱负。然而由于他的性情孤傲,狂狷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节度使,沦为下僚。有心报国,陈力无门,使他只好“ 幽栖日无事,痛饮读离骚”。其诗风格沉静浑厚,有《张处士诗集》。

课堂小结

纵观本课,我们分析了失误答卷和失误类型,观摩了优秀样卷,也熟悉了相关题型,更摸索了答题技巧,学习了鉴赏诗歌。让我们以之为样式,了解、熟悉、掌握、鉴赏诗歌,进而真正的喜爱诗歌,传承诗歌。

课下作业

1、复习、总结《试卷讲评之诗歌篇》。

2、整理相关知识点到积累本上并反思。

3、结合学案,自学《试卷讲评之时评篇》。

谢谢。

*_**学

李某某[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试卷讲评诗歌终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