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

本文由用户“moweiru200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20:35:04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堂实录 第1节《力》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第一节 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⒉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图片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⑵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二、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和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2、力的概念和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我们日常生活中从事哪些工作时要用到力?

a、课件出示:举重、拔河、推车图片等等 b、由图片分析与论证:

运动员 举起 杠铃 小朋友拔绳子 人推车

推土机 推 泥土 起重机 拉 重物 物体 作用 物体

结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第一个物体指施某某物体:第二个物体指受力物体)

1、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某某.施某某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产生力的条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二)、力的单位及符号

1、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 N ”。用F表示力通常。 2、了解一些常见的值.

.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

.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师: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以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吗? 出示图片

生: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三)、讨论:船是如何离开岸边的?

划船时,船到岸边,人用力推岸,对岸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岸施加的力的作用,船离岸而去.

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如何判断物体有没有受力呢?

1、力的作用效果 师出示图片(如:弓的形状发生改变、竿子发生了形变等等) 生:观察并回答——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 2、力的作用效果

师: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1)投球手把静止的棒球投掷出去(分析:静止 运动);(2)棒球被接球手接住(分析:运动 静止);(3)接球手将棒球击出(分析: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生:观察并归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师: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生:观察演示 师小结: (1)、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发生形变;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2)、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运动状态改变:(a)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b)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总结: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运动状态:

a、速度大小发生改变b、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使物体形变:

形状改变(拉伸、压缩或弯曲)

从而得出: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 (五)、力的示意图 力的表示方法: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力。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师出示课件:下列实例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例: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得越远。 ——力的大小 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 ——力的方向

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力的作用点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你知道吗?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例题:画出题中的力的示意图:用20N水平向右的的力推木箱. 讲解(略) 四、课堂练习:(略)

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小朋友正在荡秋千

B、雨滴从空中竖直匀速下落

C、关闭发动机后,正在向前滑行的汽车 D、停靠在路旁的自行车 点拨:“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的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五、想一想:生活延伸

看了我国自行制造的新型运载火箭把我们的神州号飞船送入太空的壮观场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这是运载火箭产生的巨大推力使飞船在很短时间里获得一个高速度,冲出了大气层,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的显示.那么,这个力是谁给它的呢?

点拨: 由于火箭对向下喷的燃气有个向下的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火箭还受到燃气对它向上的推力。 六、本节内容总结:

1.①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或运动的方向)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七、板书:

第一节 力 1.力(F)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a、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八、作业:

P5页:第1、2、3、4题 九.运用名言激励

1、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3、将来的你,一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 谢谢!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