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6.5宇宙航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知识回顾
两条基本思路
1、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2、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中国人的飞天梦
外国人的“飞天”梦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几年之后,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飞船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点火升空,拉开人类登月这一伟大历史的帷幕
我国在1970年4月20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升空
一、宇宙速度
平抛运动演示
让物体做平抛运动初速度逐渐增大
问题情境
思考讨论一:地面上的物体,怎样才能成为人造卫星呢?
通过观看动画回答下列问题:
1、平抛物体速度逐渐增大,物体的落地点怎样变化?
2、在速度足够大的情况下,运动通过的地面还是水平的吗?
3 、若抛出物体的水平初速度足够大,物体将会怎样?试大胆猜想。
越来越远
物体不再落回地面,而成为一颗绕地球运转的卫星。
不是
思考?
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速度越大,落地点离山脚越远。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它将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永远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
牛顿关于卫星的设想
思考讨论二:物体要想成为地球的卫星,速度应该多大?
由于月球在绕地球沿近似圆周的轨道运转,此时月球受到的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绕地球运转的向心力,故月球不会落到地面上来。
方案:若已知:地球的质量M=5.98XXXXX1024kg, 半径R=6400km,引力常量G=6.67XXXXX10-11NXXXXXm2/kg2
探究: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及周期
探究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方案:若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半径R=6400km,引力常量探究: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运行的线速度及周期
建立模型
第二宇宙速度:物体克服地球引力,永远脱离地球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物体挣脱太阳引力,飞出太阳系的速度. (逃逸速度)
绕地球运动的轨迹就不再是圆,而是椭圆,发射速度越大,椭圆轨道越“扁”。
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地表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不同天体有各自的第一宇宙速度。如果卫星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卫星将落回地面。)
阅读教材并回答:三种宇宙速度(发射速度)
二、人造地球卫星运动规律
探究二:将各种卫星绕地球运动都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你能推出卫星环绕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吗?
1
2
3
4
r越大(高),v越小
r越大, 越小
r越大,T越大
r越大,an越小
思考: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还是最小速度?
r最小,是最大环绕速度。
向高轨道发射卫星时, 需要的初速度大,因为火箭克服地球对卫星的引力而做更多的功,对火箭的要求更高一些,所以比较困难。
思考讨论三:将卫星送入低轨道和高轨道所需的速度哪一个更大?
哪一个更容易?为什么?
发射速度:卫星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的初速度。一旦发射后再无能量补充,被发射物仅依靠自己的初动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升一定的高度、进入运动轨道。
注意宇宙速度均指发射速度
运行速度: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注意: 卫星的实际环绕速度一定小于发射速度.
思考: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大速度还是最小速度?
r最小,是最小发射速度。
归纳: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发射速度,也是最大运行速度。
如图所示,A、B、C、D四条轨道中不能作为卫星轨道的是哪一条?
思考讨论四: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
F1
F2
F3
赤道平面
北
南
东
西
轨道中心
地心
________ 提供向心力
万有引力
所有卫星都在以地心为圆心的圆(或椭圆)轨道上
三类人造地球卫星轨道:
①赤道轨道,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卫星始终处于赤道上方
②极地轨道,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卫星通过两极上空
③一般轨道,卫星轨道和赤道成一定角度。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
地球同步卫星
问题4:你能否形象的描述它的轨道?
轨道与赤道重合
卫星位于赤道的正上方的某一高度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公转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卫星。
1.特点:
⑴定周期:T=24h=86400s
⑵定点:相对于地面静止。
⑶定轨道:同步卫星轨道必须在赤道上空
⑷定高度:由
⑸定速度:由于同步卫星高度确定,其轨道半径即确定,因此线速度、角速度大小均不变
⑹定加速度:由于同步卫星高度确定,其轨道半径即确定,因此向心加速度大小也不变
三、梦想成真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入了东方一号载人飞船,火箭点火起飞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min,然后重返大气层,安全降落在地面上,铸就了人类进入太空的丰碑。
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阿波罗11号成功登临月球,载人航天技术迅速发展。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_**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2005年的神舟六号,2008年的神舟七号以及后来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嫦娥一号、二号的成功发射无一不说明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之迅速。
嫦 娥 工 程[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6.5宇宙航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