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张某某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件: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数轴
研修主题
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探究
姓名
张某某
工作单位
***学
学科年级
数学 七年级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设计(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要求明晰、具体、可操作性。)
1.识记数轴的三要素并会画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2. 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的画法;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的点的对应关系
三、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知识起点、技能起点和态度起点)
我班学生是普通班的学生,学生是基础很差,两级分化较严重。
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创设问题、引入新课
让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学生会发现,温度计上有0刻度,0刻度以上为正数,0刻度以下为负数,那么我们能不能用类似于温度计的图像来表示有理数呢?从而引出课题----数轴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1: 数轴概念的探究(学生看书27页)
教师示范画数轴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画数轴的关键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总结----给出数轴的定义。
活动2:教师引导总结: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任来表示。
活动3:例1.如图,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表示什么数?
A D C B
2 1 0 1 2 3
活动4: 议一议:数轴上的两个点,右边点表示的数与左边点表示的数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结论: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伇叩淖鼙???伇叩拇蟆?/p>
正数%???,负数%???,正数%??伕菏?/p>
活动5:比较大小:-3%?; 0 %?4 ;-3 %?2.5
三、当堂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
B.一个数只能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
C.在1和3之间只有2
D.在数轴上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2
2.课本29页随堂练习
3.课本29页1题
四、能力提升:
课本29页5题
五.小结:
1.什么是数轴?怎样画数轴。
2.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3.如何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五、教学方法设计(针对学习内容,设计教与学的方法)
观察法、谈话法、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观察温度计引入数轴
由实际问题引入
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理解数轴的概念,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掌握新知
课堂测评、及时巩固
独立完成,课堂展示
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学生以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及时给分
八、形成性练习题(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练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
B.一个数只能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
C.在1和3之间只有2
D.在数轴上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2
2.课本29页随堂练习
3.课本29页1题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内容,而且学的较轻松,我认为教学时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设计,学生学的轻松且掌握的好。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张某某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